7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公示,确认6名高校学生跨省转学。其中包括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的一名学生转学至宜春学院临床医学专业。
转学案例并非孤例。就在今年6月,上海市插班生考试传来捷报——在同济大学2025年插班生考试预录取名单中,两名来自上海理工大学的本科生成功获得录取资格,实现了从非“双一流”高校到985高校的跨越式转变。
近年来,高校转学现象屡见报端。无论是从211高校转至非“双一流”院校,还是从非“双一流”高校跃升至985学府,每一次转学案例的曝光都会引发舆论热议。由于相关政策宣传力度不足,不少网友对高校转学制度知之甚少。“大学还可以转学?究竟应该怎么转?”这些疑问在持续发酵。
大学转学,怎么转?
事实上,大学生是可以转学的,不过这种转学具有一定的条件限制。
根据教育部2017年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41号),学生一般应当在被录取学校完成学业。因患病或者有特殊困难、特别需要,无法继续在本校学习或者不适应本校学习要求的,可以申请转学。学生因学校培养条件改变等非本人原因需要转学的,学校应当出具证明,由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协调转学到同层次学校。
此处“因患病或者有特殊困难、特别需要”,除个人身体原因以外,还可能因家庭特殊困难,需要学生本人就近照顾。
2022年11月,沧州师范学院教务处发布一则转学公示。一名江南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生,因“父亲因公病故,母亲身体欠佳,该生需要在家庭所在地就照顾家人”之故,转入沧州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截图自沧州师范学院教务处官网
除了教育部规定之外,各省市还根据地方实际,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转学条件。
北京在2017年发布的《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转学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研究生除上述条件外因为导师工作调动或健康原因不能继续指导,也可以转学。此外,申请转学的本专科学生高考分数应达到拟转入学校相关专业在生源地相应年份的高考录取分数;申请转入学校不高于转出学校的层次、学科专业水平;申请转学的研究生需通过拟转入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组织的专业考核或学业水平评估。
近几年,有部分省市还结合区域内高校学生转学实际情况,重新起草相关工作意见。如上海和四川分别在2019年和2022年在官方网站上公开征求意见,其征求意见稿中提出:若申请转学的本专科学生高考生源地为高考改革省份,还须符合选考科目要求。
在转学程序上,学生转学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说明理由,经所在学校和拟转入学校同意,由转入学校负责审核转学条件及相关证明,认为符合本校培养要求且学校有培养能力的,经学校校长办公会或者专题会议研究决定,可以转入。
跨省转学的,由转出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商转入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按转学条件确认后办理转学手续。须转户口的由转入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有关文件抄送转入学校所在地的公安机关。
插班生:转学的另一种可能
不过,大学转学或许还有“逆流而上”的另一种可能,比如上海市开展的“插班生”政策——只要大一期间满足相应条件,就有“二次高考”机会。
“插班生”政策于2000年在上海正式试点,首批就有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上海大学7所高校的部分专业中进行试点。
2025年,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大学、上海政法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14所普通高校在部分专业中继续开展普通高校招收插班生试点工作。
今年公布插班生录取名单的同济大学就是个鲜活的例子。在其6月发布的2025年插班生预录取名单中,除了有2人是来自上海理工大学,还有10人是来自上海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211院校。据校方统计,近三年来通过插班生政策进入同济大学的学生已达34人。
值得注意的是,各校对于招生对象的要求不尽相同,基本要求是2024-2025年度上海市普通本科高校本科在校在籍一年级优秀学生,参加过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且大一所修课程考试成绩都及格,且达到报考试点高校规定的成绩要求。同时,学生只能报考一所院校,机会也只有一次。本校学生不得报考本校插班生。入学后不得再转专业。
部分高校对于报名者的要求较为严苛。比如复旦大学2025年插班生招生简章提到,所修大学课程考试成绩均须及格(不含补考及格);所在高校绩点满分为4.0的,平均绩点不低于3.3;所在高校绩点满分不为4.0的,等比例折算。
上海交通大学则要求学生高考成绩不低于当地同科类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且所修大学课程考试成绩全部合格(不含补考及格),GPA原则上需达到3.6。
上海交通大学2025年插班生招生计划及考试科目(截图自《上海交通大学2025年插班生招生简章》)
据相关报道,插班生的待遇和高考统招的学生在学费、毕业证书等方面并无不同,但“弯道超车”不易,考试难度高,招生名额少,学生没有一定的准备,很难脱颖而出。
不过,作为现行高考制度补充的大学转学制度,无论“顺流而下”还是少数插班生的“逆流而上”,均坚持了“分数公平”这一底线,尊重学生的自主规划与选择。正是我国转学政策的严格执行,各省市随时代变化进行转学政策的积极修订,助力学生在更适合的学校、专业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易单招
微信账号:danzhaobang 复制
易单招合作热线
15996434567
周一至周日:9:00-21:00
2013-2025 易单招,All Rights Reserved.|苏ICP备18060098号-16 |
苏公网安备
50019002502480号
公司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广月路30-06号
报名咨询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