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创新创业学院2025年招生方案
欢迎你成为扬州大学众多学子中的一员,真诚地欢迎你加入扬州大学创新创业学院!
一、创新创业学院发展历程
扬州大学秉承近代爱国企业家的楷模、创校人张謇先生“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办学思想,培养学生在“求是、求实、求新、求精”中“坚苦自立”,在创新创业中成长成才。2015年5月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的要求。学校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于2015年9月组建了“创新创业实验班”;2016年3月,成立扬州大学创新创业学院(以下简称创院),推行创新育人创业育才的人才培养改革,落实学校双创教育改革的各项措施。
目前,创院共计招收10届56个班,现有在校生929人。经统计,学院学生荣获各类国家级、省级竞赛奖励327项,123人在国内外期刊公开发表论文186篇,41人申请专利及软著72项,168人主持国省级大创项目108项,9人注册公司,119人获得校优秀毕业生称号。近四年毕业生中332人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28人赴国外名校继续深造,29名同学被QS排名前50的高校录取,取得了较好的培养成效。
二、双创教育使命
扬州大学创新创业学院秉承“立德树人”“四个回归”的理念,坚持“以本为本”,为扬大优秀学子构建了具有扬州大学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学院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科学精神和专业核心能力素养、具有领袖素养、领导力潜质、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全球视野的卓越人才为目标,为每一位学子配置一流的学科专业资源、一流的创新创业软硬件环境和一流的学业及职业生涯规划方案。
三、人才培养模式
创院以“四新”建设为指导,本着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原则,以成果为导向反向设计,开设“创新创业荣誉模块”,实现项目驱动、“一组一方案”的定制化培养。
1.强化拔尖创新能力培养。以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为导向,通过创新创业荣誉模块实现交叉培养。施行全程导师制培养,鼓励全员参与各级各类创新创业项目,让学生及早进实验室,尽早参与导师课题研究,多途径迅速提升学生的创新研究能力。
2.强化跨专业综合能力培养。结合我校综合性大学优势,实行创新班多专业交叉融合,开设各类跨专业理论和综合实践课程,促进跨学院、跨专业、跨学科、跨思维融合发展。
3.强化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学生通过参加政产学研融合实践,“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数学建模”等各类大型赛事,多途径开展实践应用能力训练。注重协同育人,聘请校内外创新创业成功的知名教授、企业家联合指导学生。
4.强化全球视野培养。开设全英文课程,强化外语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拓宽学生的全球视野。
四、学生管理模式
学院采用住宿书院制管理模式,集中住宿,单独编班,四年或五年一贯的双导师制。学生由创新创业学院人才培养基地(创新班挂靠学院)、相关专业学院和创新创业学院共同管理。实行三方院长联席例会制度。
学生的学籍归其所在专业的学院管理,学业和日常管理由挂靠学院实施。学生完成所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课程和创新创业荣誉模块中的课程,符合毕业及学位授予要求,可以获得毕业证书和所选专业的学位证书。
五、保障措施
1.制度保障。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目标,实施优质教师资源配置、人才培养特区管理模式等制度创新。
2.资源保障。学校设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改革、国(境)外交流、联合培养等专项经费。
3.条件保障
(1)创新创业学院由各挂靠学院配置专职辅导员和班主任,组织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
(2)入选创新班的学生可自主选择专业导师;
(3)学生在校期间可优先享受创新创业学院提供的科创项目培育、学科竞赛培育、大型赛事培育的资助,优先参加省级和国家级的各类学科竞赛;学生的学校奖学金、组织发展、免试研究生等计划单列;
(4)创新创业学院从全校层面遴选优质课程面向创新创业学院学生开设。对于学业、创新创业等方面突出的学生,学院设立“荣誉毕业生”和“荣誉优等生”等荣誉;
(5)尊重学生意愿,综合考查学生学习能力和志向,实现进退渠道畅通等。
六、2025级新生选拔录取方案
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择优选拔录取2025级创新创业学院的新生。
(一)班级设置
2025年扬州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招生班级分为基础拔尖班、创新创业实验班两个序列。
注:“基础拔尖班”中汉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班、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班,以及创新创业实验班中全媒体创新班列入扬州大学2025年招生代码按计划招生,吴登云创新班及6个创新创业实验班由创新创业学院组织二次选拔。
(二)选拔范围
被录取在扬州大学瘦西湖校区、文汇路校区、江阳路北校区、扬子津校区相关专业的全日制2025级新生,体育类、艺术类、定向培养及五年制建筑学等相关专业的学生不在选拔范围内。
(三)选拔人数
2025级二次选拔共招收6个创新创业实验班,招生人数共120人。
“数理创新班”招收瘦西湖校区数学学院及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集成电路学院)(一年级在扬子津校区)志于创新创业的所有相关专业学生,分别设置“纯粹数学”“科学计算与统计分析”“计算物理”3个创新创业荣誉模块,招收1个班,挂靠数学学院;
“生命科学强基班”招收文汇路校区志于创新创业的相关专业学生,招生专业范围为农学院:农学、种子技术与工程;兽医学院:动物医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动物科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保护;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师范)、生物制药;园艺园林学院:园艺等9个专业。分别设置“动物科学创新”“植物科学创新”“微生物学创新”“生物信息学创新”4个创新创业荣誉模块,招收1个班,挂靠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卓越班”招收扬子津校区法学专业志于创新创业学生,分别设置“国际贸易规则”“区域国别法”“涉外法律实务”3个创新创业荣誉模块,招收1个班,挂靠法学院;
“外语卓越创新班”招收扬子津校区志于创新创业的所有相关专业学生,分别设置“全球治理”“中餐文化海外传播”“碳中和+外语”3个创新创业荣誉模块,招收1个班,挂靠外国语学院;
“人工智能卓越班”招收扬子津校区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工业软件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相关专业学生,分别设置“智能软件安全”“智能制造”“智能配电网与微电网”3个创新创业荣誉模块,招收1个班,挂靠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工业软件学院);
“未来能源创新班”招收扬子津校区志于创新创业的相关专业学生,招生专业范围为电气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5个专业。分别设置“新能源电气创新”“智慧能源创新”2个创新创业荣誉模块,招收1个班,挂靠电气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
2025级基础拔尖班(吴登云创新班)招收江阳路北校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招收1个班,共计50人,挂靠医学部。
(四)报名条件
1.认同我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理念并能积极配合学校各创新班培养与管理;
2.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无不良信用记录;
3.具有创新创业的热情和意愿,中小学阶段有主持创新创业项目、参加过相关的创新创业活动的同学优先;
4.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
5.高考成绩优异者优先。
(五)报名方式
1.网上报名:报名时间:2025年8月6日至10日。申请报名的同学登录“扬州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平台”提交报名信息和材料,网址为https://cxcyjygl.yzu.edu.cn。
2.报名相关流程:
(1)在网上报名系统中填写申请。
(2)根据校区、专业选择相应班级及方向。
(3)上传个人照片,近期正面免冠彩色证件照,格式为jpg、jpeg或png,文件大小不得超过1M。
(4)上传个人陈述,须由申请人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撰写,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对创新班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自身成长经历及体会、个性特长及取得的成果、进入高校的努力方向及设想等,字数在1000字以内。文稿最后须由学生本人签名,并将文稿扫描,以pdf格式上传至报名系统。
(5)上传视频资料,视频内容可包括自我介绍、创新创业之我见、未来憧憬以及申请优势、特长展示等,视频时间3分钟左右,视频大小不超过50M,格式为mp4。
所有的报名材料应当真实、清晰、完整,如有弄虚作假,一经查实,将取消录取资格。
(六)选拔程序
1.学校选拔:2025年8月11日-14日
学校创新创业学院和招生办公室聘请专家对所有报名材料进行审核和推荐。
2.拟录名单公示:2025年8月15日-17日
经学校选拔后拟录取的学生名单在创新创业学院网站上公示3天。
3.录取名单公布时间:2025年8月18日
公示后无异议的最终录取学生名单在创新创业学院网站公布。
(七)其他事项
1.凡录取为扬州大学创新创业学院的学生,不增收任何费用。
2.凡录取的学生在各校区基地学院的迎新点报到。
线上咨询方式:516704517(QQ群);https://cxcyxy.yzu.edu.cn/(创院网页)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易单招
微信账号:danzhaobang 复制
易单招合作热线
15996434567
周一至周日:9:00-21:00
2013-2025 易单招,All Rights Reserved.|苏ICP备18060098号-16 |
苏公网安备
50019002502480号
公司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广月路30-06号
报名咨询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