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黄宝印、校长赵忠秀一行到雄安新区考察调研。河北省委常委,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国华与黄宝印、赵忠秀一行举行工作座谈。
张国华表示,希望双方持续加强沟通对接,深化务实合作,落地更多具有前瞻性的创新试点示范项目,为雄安新区高质量建设发展注入新动能。雄安新区将全力以赴做好服务保障工作,携手开创校地共享机遇、共赢发展新局面。
黄宝印、赵忠秀对雄安新区给予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简要介绍了学校历史沿革和发展情况。经过此次参观考察,实地感受到雄安新区日新月异的变化,令人倍感振奋、深受鼓舞,更加坚定了参与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此次考察透露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到雄安新区办学的积极意向,也展现出雄安这座未来之城正以空前力度承接北京高校疏解。
据北京日报,截至目前,除首批4所北京疏解高校雄安校区外,其余11所北京疏解高校雄安校区的落地建设工作也在有序推进。第二批5所北京疏解高校已经选好校址并进入前期立项阶段,第三批6所北京疏解高校目前已有几所来雄安进行过对接,相关落地工作已逐步展开。15所北京疏解高校的雄安校区各项规划和建设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北京高校外迁潮
近几年,北京高等教育的格局正在悄然改变。在北京土地资源有限,但高校持续扩招的大背景下,师生数量不断增加,教学资源异常紧张,有限的空间成为制约高教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给北京中心城区“减负”,不少在京高校承担起了有序疏解部分教育功能、服务保障首都核心功能、推动教育事业合作发展的功能。
2021年,《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加快首都医科大学、首都体育学院新校区建设,推动中心城区校址整体腾退……研究推进相关高校到郊区落地,努力推进实现‘区区有高校’的目标。”诸多北京高校纷纷建设新校区,向京郊、雄安等地转移。
首都医科大学新校区(校本部)、首都体育学院延庆校区、北京大学昌平校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昌平校区、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清华大学通州校区、北京电影学院怀柔校区、中国农业大学平谷校区、中央民族大学丰台校区……向京郊转移的高校络绎不绝。
经济飞速发展的雄安新区,也成为北京高校崭新的聚集地。
在今年3月发布的《河北雄安新区教育局2025年工作要点》中提到,首批疏解高校一期各组团项目将于今年全面开工,二期项目及第二批疏解高校雄安校区也将力争年内启动建设。
北京林业大学雄安校区一期第一组团项目在4月正式开工,涵盖宿舍、食堂、校医院等30个单体建筑,计划2026年底建成,2027年9月将迎来首批学生;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雄安校区建设同样如火如荼,学生宿舍、教学区等核心设施已启动施工。
与此同时,第二批疏解高校已选定“新家”。
在雄安新区主城区西北部的第一组团,第二批5所北京疏解高校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的雄安校区均已选址落位,总占地面积约3860亩。目前5所高校正在项目立项阶段,力争年内开工建设。
高校建设,刷新“进度条”
高校来雄安,可不是简单“搬家”,更是在雄安这片创新热土上迎来发展新机遇。
借助雄安校区建设契机,北京林业大学将拓展办学增量、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协同创新,将雄安校区建成绿色低碳校园新样板、校城融合发展新典范。雄安校区建成后整体办学规模将达到3.2万人,打造成为与雄安“未来之城”定位深度契合的高等教育标杆校园。
与此同时,北京林业大学雄安校区正在建设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份数最多的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保存份数将达到180万份,集种质资源收集、开发、利用于一体。校园内将种植6000余种植物,构建“无界植物园”,为师生就近提供教学、科研场地,实现教学、科研与生态互相融合。
北京林业大学雄安校区工程施工现场,图源:新华社
通过建设雄安校区,相关高校办学空间大大拓展,形成京雄“一校两区”发展格局。例如,北京科技大学雄安校区建成后,可满足约3.5万名学生学习生活需要。北京交通大学雄安校区占地2600亩,计划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将满足近2万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
“预计到2027年,首批4所北京疏解高校雄安校区将共同迎新。学生有望跨校选课,教师将跨校任教、联合培养研究生,师生共享图书馆、体育馆等公共服务设施。”雄安新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从蓝图到实景,疏解高校正用实实在在的“进度条”,融入雄安新区,在创新之城静待发展新机遇。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易单招
微信账号:danzhaobang 复制
易单招合作热线
15996434567
周一至周日:9:00-21:00
2013-2025 易单招,All Rights Reserved.|苏ICP备18060098号-16 |
苏公网安备
50019002502480号
公司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广月路30-06号
报名咨询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