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单招欢迎您!

易单招

  • 学校
  • 文章
  • 专业
  • 专题

关注微信

联系电话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
复旦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解读
报考指南     更新时间:2025-04-27 浏览量:8 次

复旦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报考已开启,各位考生和家长对于该学校的强基招生专业不是很了解,今天易单招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复旦强基招生专业之一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解读,快来一起看看吧!

 

一、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介绍

  信息与计算科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宽口径专业,结合了信息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物理和电子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与技术,旨在研究信息的获取、处理、传输、存储和利用等方面的问题以及利用计算机和相关技术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复旦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强基班由复旦大学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和数学科学学院联合培养,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较强的定量分析与逻辑推理能力,创新意识强烈,综合素质优良的现代计算与智能科学与系统领域领军人才。

  信息与计算科学强基班单独编班,学生管理工作由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负责。入校后根据学生兴趣和个人发展意愿,可在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6个本研融通项目,包含人工智能(本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拔尖人才试验班(本博)、软件工程(本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硕)、信息安全(本硕)、保密技术(本硕)里选择其中一个方案进行修读。

 

二、特色优势

  学科底蕴深厚

  复旦大学计算机学科创建于中国计算机事业的起步期,始于1956年自主建造的国内第一台电子模拟计算机。1975年,复旦大学成立计算机科学系,成为中国高等院校中最早成立的计算机系之一,也是复旦当时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科系。2008年,学校整合校内计算机学科力量,成立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2002年成立的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2011年成立的国家保密学院、2023年成立的密码学院和网络安全学院现均依托学院开展办学工作。60多年来,复旦计算机人在中国计算机教研发展中创造了多项第一,复旦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始终与国家的需求同频共振,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在百廿复旦的浩瀚星河中,书写了一部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奋斗史诗。

  目前学院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软件工程”“保密技术”“人工智能”“信息与计算科学”六个本科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信息与计算科学”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为国家和上海市重点学科。

  科研成果突出

  学院建有教育部网络信息安全审计与监控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市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等10余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与华为、江南集团、字节跳动等多个国内外知名企业共建了联合研究中心。

  近年来,学院积极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及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等科研项目,年均经费过亿元,科研成果多次获总书记等中央领导批示。近5年科技奖项近50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3项等。近5年在计算机领域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近700篇。学院以新工科建设为引领,坚持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能力培养,持续为国家输送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2025年,复旦计算机学科QS世界大学排名居全球第39位,中国内地第5位。

  师资力量雄厚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学科结构合理、富有学术活力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在职教职工197人,其中专任教师145人,正高级职称72人,包含院士(含双聘)3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14人次(含双聘)、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16人次。

 

三、信息与计算科学强基计划人才培养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始终坚守高质量育人初心 ,坚持“面向学科前沿、突出拔尖创新、聚焦能力培养、融入课程思政、服务强国战略”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具有扎实数学基础、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培养特色

  课程设置

  对标国际顶尖大学经典计算机教学内容,借鉴国际知名高校培养理念,构建了突出创新能力培养的“2+X+Y”本博(本硕)融通培养体系,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进阶课程以及融合创新能力培养模块。重视对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聘请外教和与知名企业共建课程等方式,强化理论和实践训练,加强科创、实习,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成效。通过暑期科研训练、交换生项目等国际化资源,提供学生广泛的海外访学机会,广延海内外名师建设FIST课程,实现本研贯通培养。

  个性化培养

  专注“因材施教”和“个性发展”相结合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从入学开始配置学业导师,全面指导和培养学生的学术创新能力,二年级起进入实验室开始科研训练。

  专用学术资源配置

  鼓励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提供场地、设备、经费支持。通过搭建“大师面对面”等学术交流平台,汇聚国际顶尖学者,包括院士、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等开展学术指导。

  国际化培养

  通过暑期科研训练、交换生项目、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渠道,资助学生前往世界高水平院校、研究机构和国际顶尖学术会议开展学术交流合作,实现国际交流合作全覆盖

  本科毕业去向

  学院本科毕业生专业知识扎实、创新和实践能力强,就业极具竞争力。本科生直研以及出国深造的比例超过80%,大量毕业生在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卡耐基梅隆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国内外一流高校继续深造。就业学生主要进入腾讯、阿里巴巴、华为、字节跳动、微软、谷歌等国际知名IT企业,麦肯锡、普华永道、汇丰等非IT类世界知名企业,以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薪酬在全校名列前茅。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易单招

微信账号:danzhaobang 复制

易单招合作热线

15996434567

周一至周日:9:00-21:00

2013-2025 易单招,All Rights Reserved.|苏ICP备18060098号-16 | 苏公网安备 50019002502480号

公司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广月路3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