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再现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哈尔滨因文化和旅游“出圈”,展现了当地的真诚与热情;沉寂三年归来的李子柒因漆器作品再一次“出圈”,彰显了传统文化的魅力;郑州大学生因夜骑至开封而“出圈”,洋溢着青春的激情,同时也引发了讨论;还有很多人在依靠“卖丑”“卖惨”,力求“出圈”……
有些“出圈”让人拍手叫好,有些“出圈”却引起了诸多议论。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出圈”现象层出不穷,它如同一场绚烂的烟火秀,既有璀璨夺目的亮点,也有稍纵即逝的暗淡。从哈尔滨文旅的真诚热情到李子柒的漆器之美,再到大学生夜骑的青春激情,每一次“出圈”都是对自我价值和社会认同的追寻。然而,正如星辰与暗流并存,一些人为求“出圈”不择手段,以丑、惨、怪为卖点,偏离了“出圈”的初衷。
正确的“出圈”,应当如清流激荡,传递正能量,展现真实、美好、优秀的一面。河南卫视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就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完美融合的典范,无论是纸扇书生的翩翩舞姿,还是水下洛神的惊鸿一瞥,都让人领略到东方文化的深厚底蕴。这样的“出圈”,不仅赢得了掌声,更在无形中提升了文化自信。
“出圈”的背后,是才华的闪光、勇气的彰显、创新的精神和社会正能量的传递。它不仅仅是个人或团队的舞台,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缩影。在追求“出圈”的道路上,我们应当坚守底线,以积极向上的姿态,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只有这样,每一次“出圈”,才能成为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装点着这个多元而精彩的世界。
立意:
1.正确“出圈”,才能出彩。
2.“出圈”有底线,是非有评判。
3.正能量“出圈”,彰显社会风尚。
范文参考
正确“出圈”,方能臻于至善
“出圈”即突破固定的圈子。西游记中师徒三人走出悟空画的圈子,结果经受重重劫难;孟德尔打破融合遗传固有的思想圈子,发现真正的显隐性遗传,大大推动生物学进步。由此可见,只有以正确的方式“出圈”,才能获得进步,臻于至善。
生活中有些圈子是不能突破,故我们应有辨别能力,遵从法律道德约束,严守人生底线,这是立身处世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保障。清朝臣子和绅,年少时在外交方面大有成就,被皇上重用,过着富足的生活,但后来因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不顾法律红线的阻拦,践踏了底线,过分贪腐,结果身败名裂,遗臭万年。不久前,笑果文化李皓石事件在网上流传,他为了博观众一笑,竟然用“能打胜仗,作风优良”八字形容了两只追松鼠的狗。这种为博眼球而不守底线的行为,闯出了法律和道德约束的圈子,不仅损害了军人形象,还抹黑了文艺界,给社会带来了恶劣影响。《论语》中说:“大德不逾闲(限),小德出入可也。”这里“大德之闲”就是底线及公序良俗,这个“圈子”是万不可以逾越的。
以正确的方式“出圈”,主要指敢于突破自我,打破束缚进步的条条框框,勇于创新。一封“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辞职信,曾让多少囿于现状的人破防。这种对于自我舒适圈的勇敢突破,使人们见到了更加广阔的世界。近期各地的文旅局为本地旅游做宣传,文旅局长更是打破了传统宣传中只拍摄风景的古板模式,创新工作方式,亲自穿上与当地文化相关的传统服饰,为本地代言,迅速吸引了广大网友,带火了当地旅游业。中国的改革开放打破了之前单一计划经济的束缚,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使我国的生产力得到大幅提升,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当下,中国日渐崛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科技断供打压,构筑了围困我们的圈子,而我们的民族企业不甘屈服,以自己的科技创新一次又一次地突破了西方封锁的圈子,大大推动了中国科技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综合国力,使我们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迈出了坚定有力的步伐。
遵守公序良俗是为了寻求稳定;勇于创新,敢于突破束缚则是为了寻求发展和进步——只有做到正确的“出圈”,才能行稳而致远。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对于“出圈”我们要做出正确的选择,既要严守底线,又要超越自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中国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