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单招欢迎您!

易单招

  • 学校
  • 文章
  • 专业
  • 专题

关注微信

联系电话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
做孩子的备考盟友——写给焦虑的高三家长
高考复习     更新时间:2025-03-26 浏览量:15 次

高三一模结束,在看到分数后,班主任、任课老师接到了许多家长的电话,感受到了电话那头家长的焦虑。

今天,我们请学校的心理社工陈文娟老师跟大家聊一聊,作为家长,怎样面对自己的“考前焦虑”,做好孩子的备考盟友!

 

正确认识模考的意义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模考并非高考的“预演”,而是一次“诊断”,从而查漏补缺的机会。它的价值在于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盲点和能力短板,从而调整复习策略。因此,面对孩子的成绩,无论高低,我们都应避免情绪化反应。如果分数理想,不妨与孩子一起总结经验;若不尽如人意,则可以将其视为改进的动力源泉,而非失败的标签。

 

看见成绩背后的成长密码

拿到一模成绩单后,不要急于评判,而是冷静地分析以下几个维度:

哪些科目表现较好?——这些学科往往是孩子擅长或努力方向正确的领域,值得继续巩固。

哪些科目存在明显弱项?——找出问题所在,比如基础知识不扎实、解题思路不清等,然后针对性解决。

距离目标还有多远?——明确各科分数与目标之间的差距(或超出部分),并结合排名评估实际情况。记住,排名比裸分更能反映竞争力。

通过这样的理性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而不是被情绪左右。

 

警惕不合理期待,避免亲子冲突

有些家长会因为自身的遗憾或期望,将过高要求强加于孩子身上。例如,“必须考上985”、“不能低于某某同学”……这些看似激励的话语,实际上可能成为压垮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成长路径不可能完全复制别人。学会欣赏孩子的努力,肯定他们的进步,远比一味追求结果更重要。

同时,请反思一下:你们家的高考目标是由谁制定的?是父母单方面设定的标准,还是与孩子共同协商的结果?很多时候,过高的期待可能让孩子感到压力山大,甚至产生抗拒心理。与其强加目标,不如倾听孩子的想法,尊重他们的节奏,在鼓励中激发潜能。

 

家长自我调节的“心理健身房”

很多家长在孩子备战高考期间,往往会陷入一种无形的紧张状态。这种焦虑不仅会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还可能传递给孩子,形成恶性循环。那么,该如何缓解呢?

1.接纳焦虑情绪:承认焦虑的存在,同时提醒自己,这只是暂时的状态——不管考好考坏,高考一结束就好了;

2.寻求支持:与其他家长交流经验,分享彼此的感受,找到共鸣——原来不管孩子成绩好坏,大家都焦虑,这很正常;

3.关注当下:把精力集中在今天能做的事情上,而不是过度担忧未来——默默为孩子备考做贡献,而不是空洞说教;

4.培养“第三空间”:每天保留10-30分钟自己的专属时光,通过园艺、散步、运动等爱好重建心理平衡。

此外,家庭成员间的协作也至关重要。夫妻之间要保持沟通,统一教育理念,避免因意见分歧而引发矛盾,更不能在孩子面前争执。同时,其他亲属(如爷爷奶奶)也应尽量配合,避免过多干涉孩子的学习事务。

在备考这场马拉松中,我们既是孩子的后勤部长,更是心灵导师。某重点高中的跟踪调查显示,那些在一模后建立“成长型思维”的家庭,孩子最终高考成绩平均提升42分。

让我们记住:真正的支持不是推着孩子奔跑,而是成为照亮他们前行的星光。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易单招

微信账号:danzhaobang 复制

易单招合作热线

15996434567

周一至周日:9:00-21:00

2013-2025 易单招,All Rights Reserved.|苏ICP备18060098号-16 | 苏公网安备 50019002502480号

公司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广月路3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