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嘴,决定孩子人生走向。越唠叨越叛逆,越控制越失控。常把这7句话挂嘴边的高中父母,都能养出优秀的孩子!跟着易单招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别着急,我们慢慢来”
化解焦虑的“降压药”
高中阶段的父母,最忌焦躁。如果你整天紧锁眉头,愁眉苦脸,会让家里充满低压,让孩子时刻战战兢兢,忐忑不安。
学习是螺旋上升的过程,低谷期不代表失败。当孩子面对困难感到焦虑和慌张时,一句“别着急,我们慢慢来”,就像给绷紧的弦松了一口气,传递出一种沉稳和信任的态度。
它仿佛在告诉孩子,不必急于求成,高中不是短跑比赛,而是一场马拉松。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平稳的心态,有条不紊地去应对,才能走得更远。
二、“我们来聊聊天吧!”
打开心门的“万能钥匙”
“成绩出来没?这次考多少名?”青春期孩子不喜欢这种“审讯式对话”,直接问成绩或者学校里的琐事,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一句自然的“我们来聊聊天吧”,却能卸下他们的心理防线。
聊的是天,种下的是信任。聊天秘诀在于:不谈学习、不做裁判、不设目的。
这句话亲切自然,它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像是打开孩子心扉的一把钥匙。在这样的邀请下,孩子会更愿意和父母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
三、“我理解你,懂你的感受”
共情不是放纵
很多家长连基本的理解都做不到,还跟着起哄“不要过度共情孩子”。
共情的本质是一种情感的共鸣与理解。当孩子处于某种情绪或处境时,你能设身处地地感受到他的心情,理解他的立场与感受,并且给他恰到好处的回应。
虚假的共情是无原则的放纵,用廉价的安慰替代艰难的教育。真正的共情是有原则的支持,帮助孩子更好地面对挫折,让他们不会陷入自我否定的怪圈,在父母的理解中重新审视自己的问题。
四、“我相信你”
比监督更管用的“内驱力引擎”
信任会激发孩子的责任感和上进心,他们会为了不辜负父母的期望而努力付出。即使遇到困难,也会尝试自己去解决,而不是轻易地放弃。良好的信任能推动着孩子在高中阶段不断挑战自我,提升自己的能力。
高中孩子渴望独立和被认可,“我相信你”正好满足了他们的这种心理需求。但说这句话时要注意:
1、给具体信心:不说空泛的鼓励,而是给出具体信心,如:“你最近整理错题的方法很科学,坚持下去一定有突破”。
2、同步支持:“需要买参考资料或找老师答疑,随时告诉我。”
3、事后复盘:哪怕结果失败,也强调“我看到你尽力了”。
五、“你已经做得很棒了!”
肯定细节,拒绝敷衍
高中生对“你真棒”早已免疫,但他们如果发现你能看到他的努力细节,一定会眼睛一亮。
和孩子沟通时,有效的肯定公式是:
具体行为+进步对比+正向标签
如:“你每天回来坚持锻炼(行为),现在俯卧撑比上个月能多做50个(对比),真是太自律了啊!(标签)。”
当孩子知道自己的努力是能够被看到并且得到认可时,在后续的学习中,会更加自觉地去完成各项任务,不需要父母过多的督促,这也是自律的一种体现。
六、“没关系的”
给失败镀上成长底色
失败的价值,在于让成长路径更清晰。当孩子失败时,一句“没关系的”就像一股温暖的力量,帮助孩子从挫折中走出来。它的背后藏着三重智慧:
1、接纳不完美:人生是马拉松,高考只是补给站。
2、转移焦点:这次失误暴露出哪些知识盲区?
3、重建希望:明天开始,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改变?
它告诉孩子,失败并不是世界末日,每个人都会经历失败。对失败的正确引导能够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让他们不会因为一次失败而一蹶不振,而是能够在挫折中吸取教训,重新振作。
七、“我很爱你”
最高级的安全感
无论孩子多大,他们都需要父母的爱。“我很爱你”是父母对孩子的深情告白,它能够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着的,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春期孩子表面上嫌弃“肉麻”,但被学业、社交压得喘不过气时,父母的这句话会像一剂强心针,给他们带来无尽的力量,是他们最后的心理防线。
这句话要说得好,需注意:
1、去条件化:父母爱你就是爱你,无关其它。这种爱不是基于孩子的成绩或者表现,而是纯粹的、无条件的爱。无论你考得怎么样,你都是我们的孩子。
2、多场景化:发成绩时、吵架后、送孩子住校前,都是最佳时机。
3、非语言表达:留张纸条“冰箱有你爱的小蛋糕”,比直接说更戳心。
写在最后
没有天生自律的孩子,只有被语言温暖过的灵魂。
教育不是一场让孩子臣服的辩论赛,而是用语言织成一张网,接住他们的迷茫、托起他们的野心。孩子会在松弛中学会责任,在信任中长出翅膀。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易单招
微信账号:danzhaobang 复制
易单招合作热线
15996434567
周一至周日:9:00-21:00
2013-2025 易单招,All Rights Reserved.|苏ICP备18060098号-16 |
苏公网安备
50019002502480号
公司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广月路30-06号
报名咨询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