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高中生及家长在进行升学规划择校选专业时,经常会看到双一流、C9、国防七子、中坚九校、985、211等标签,你知道这些标签分别指哪些大学吗?快跟着易单招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下相关信息吧!
PART1、华东五校
华东五校俗称“华东五虎”。
华东五校: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华东五校是我国华东地区五所旗鼓相当的高校,其办学实力被认为是北大清华之外的中国顶尖高校。再者,它们的地理位置也非常好,都位于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该高校在华东地区和全国都有着极高的认可度!
PART2、C9联盟(九校联盟,实际上10所)
九校联盟(C9),是中国首个顶尖大学间的高校联盟,2009年10月启动,联盟成员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共9所高校,立意创世界一流大学。
(2014年11月初,中国科学院大学正式参与C9联盟活动。)
九校联盟形式类似于美国常春藤联盟、英国罗素大学集团、澳大利亚八校集团等,并和这些高校有合作,在出国留学方面,C9高校有一定优势。
九校联盟同其他著名国家级高校联盟,如英国罗素大学集团、日本学术研究恳谈会(RU11)、德国U15大学联盟、加拿大U15研究型大学联盟、澳大利亚八校联盟等均保持良好合作关系。联盟成立后展开了多项实质性活动,如互派交换生、召开研讨会、开展暑期夏令营等。
PART3、五院四系
如果你是学习法学相关的专业,那么五院四系一定不会陌生,这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五所政法院校以及四所大学的法律系简称,这几所高校的法律学科在中国法学界具有重要地位。
五院:北京政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前身)、西南政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前身)、华东政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前身)、中南政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前身)、西北政法学院(西北政法大学前身)。
四系:北京大学法律系(北京大学法学院前身)、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前身)、武汉大学法律系(武汉大学法学院前身)、吉林大学法律系(吉林大学法学院前身)。
PART4、国防七子
“国防七子”又称“国防七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国防七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七所高校,对我国航空航天和武器制造领域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北航手里攥着航空、航天两个方向,在航空稳坐头把交椅。
北理工在武器制造方面当仁不让,在建校时,院系设计是围绕导弹研发构建的,而现如今较为显著的成果,则是在地面武器、特种材料等方面。
哈工大军工方面的专长主要在航天领域,在探空火箭、卫星研造上有着不斐的成就。
西工大作为震慑整个西部的军工老校,老牌强势专业是“三航”,即航空、航海、航天。
哈工程在“三海一核一天”(船舶工程、海军建设、海洋开发、核能工程、以及航天工程)非常强势。
南航在飞机赛道、直升机、无人机领域方面无人匹敌。
南理工的看家本领则是火炮。
PART5、中坚九校
中坚九校是大家在网络上对大学进行实力、行业归类后组成的大学圈。在985高校中,有9所高校办学类型相似,每年的高考招生分数线大致相当,综合实力也比较接近,因此有“中坚九校”的叫法。中坚九校是我国名牌大学的中坚力量,实力很强,是我国大学的中流砥柱。
这九所学校分别是: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
PART6、两电一邮
两电一邮:电子科技大学(成电)、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电)、北京邮电大学。
在IT行业,这三所高校实力强悍,无论是BAT三大巨头还是华为京东,到处都可以见到他们校友的身影,这3所高校是我国IT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PART7、机械五虎四小龙
机械五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
机械五虎代表了中国机械科研实力之最,五虎中清华擅长精密机械、仪器;上交机械偏船舶、振动;哈工大机械在机器人、航天领域实力超群;华科特色在通用机械和数控;西交偏重大装备。
机械四小龙:合肥工业大学、湖南大学、吉林大学、燕山大学。
机械四小龙原来直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四所大学相关学科精度较高,在行业内认可度极高,具有深厚的行业底蕴和学科积淀。
PART8、电气二龙四虎
“电气二龙”:武汉水利水电大学(现并入武汉大学)、华北电力大学。
“二龙”中的武汉水利水电大学原是国家电力公司主管的一所以水利、电力类为主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当时电力部和水利部旗下排名第一的大学,后并入武汉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是目前“电力”大学中实力最强的大学,称之为电力行业的“黄埔军校”。
“电气四虎”: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四虎中清华的高压,西安交大的绝缘,浙大的电子电力,华中科大的电机都是国内电气顶尖的存在。
PART9、五大财经院校
五大财经院校: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地处北京,是国家“双一流”建设、“211工程”建设和首批“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和会计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拥有工商管理、统计学等2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世界经济等3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和经济信息管理、跨国公司管理等2个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拥有金融安全工程、战略经济与军民融合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
上海财经大学:地处上海,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高校。国家重点学科4个:财政学、会计学、经济思想史、金融学(培育),财政部重点学科4个:会计学、财政学、统计学、产业经济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地处北京,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和首批“211工程”建设高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可以被定义为一所小而精,高层次、专业强的财经行业院校,学校兼并了原中国人民银行直属的中国金融学院,在金融、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等方向都具有非常强的实力,学校拥有应用经济学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国际贸易学、国际法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法学、企业管理、会计学、世界经济、法与经济学、低碳经济学7个北京市重点学科和“数字贸易”北京市高精尖学科。
西南财经大学:地处成都,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重点学科4个:金融学、政治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当中,学校取得了重要进步、重大突破。工商管理通过EQUIS和中国高质量MBA双认证。中国大陆首家通过AACSB商科和会计双认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地处武汉,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高校。国家重点学科4个:财政学、会计学、金融学、民商法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经济史,法学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PART10、双一流
双一流大学建设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重在一流学科基础上的学校整体建设、重点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能力;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重在优势学科建设,促进特色发展。
目前,共有14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可点击下载查看: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pdf
PART11、 985工程
985工程,是指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而实施的工程,即“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项目”。名称源自1998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讲话。
目前“985”高校有39所,具体名单如下:
PART12、211工程
“211”的含义是“21世纪的100所重点大学”,将全国各地挑选出的约100个高等学校设立为重点高校,这些学校在资金中获得优先对待。
“211”诞生的比“985”要早一些,1994年开始启动预审,1996年确定第一批名单,2011年,“211工程”的规模已经稳定,共有学校112所,不再新增学校。
PART13、2011计划
“2011计划”全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是继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之后,中国高等教育系统又一项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于2012年5月7日正式启动。
该计划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通过构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以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深化高校的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该计划由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研究制定、旨在突破高校内外部机制体制壁垒、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活力。
即“一省一校”,是在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14个省份,专项支持这些14个省区域内的办学实力最强、办学水平高、有省内地区优势的高水平大学。
从该工程按照内涵发展、提高质量、建设本地区“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要求,明确建设目标,增强办学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这些大学重点加强特色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增强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是继省部共建大学政策之后国家推动中西部省属高校发展设立的两大工程项目之一,即“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的一部分。
这14所大学分别是河北大学、郑州大学、南昌大学、云南大学、贵州大学、海南大学、青海大学、西藏大学、内蒙古大学、广西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
PART14、101计划
2021年,教育部在北京大学启动实施了计算机领域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计划,这项由图灵奖得主约翰·霍普克罗夫特教授提议、教育部部长统筹部署、高教司牵头的重要教改工作,称为“101计划”。
其目标是用两年时间推出一批计算机领域的名课、名师、名教材。针对12门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组成顶尖师资团队,对课程的内容、讲授方式、实践平台进行全面建设,引领带动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
温馨提醒:
目前,高考升学多元化,不同高校都有多种招生方式,如:综合评价、强基计划等特殊招生。新一届高中生要想在未来高考拥有更多的升学机会点,应该充分利用好时间,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为自己拿到更多升学入场券做好充足的准备。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易单招
微信账号:danzhaobang 复制
易单招合作热线
15996434567
周一至周日:9:00-21:00
2013-2025 易单招,All Rights Reserved.|苏ICP备18060098号-16 |
苏公网安备
50019002502480号
公司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广月路30-06号
报名咨询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