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单招欢迎您!

易单招

  • 学校
  • 文章
  • 专业
  • 专题

关注微信

联系电话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
招生季|无锡太湖学院——智能装备工程学院介绍
高校动态     更新时间:2025-07-02 浏览量:3 次

学校简介

无锡太湖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全日制、多学科应用型本科高校,位于无锡市区、0国家级森林公园内,占地2000亩,师生25000多人,被誉为“花园中的大学”,毗邻上海,交通便利,风景秀丽。学校源于百年传承的“双一流”大学——江南大学,创建于2002年,2017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在最新发布的“2025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无锡太湖学院位居全国同类高校第五,江苏省同类高校第一。

 

师资雄厚 教授治学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坚持“专家治校、教授治学”,从海内外引进大批高层次人才。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占95%以上,其中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教学名师、江苏省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江苏省优秀教师、江苏省“333工程”和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特聘国外名校兼职教授、国内产业教授等优秀人才300人。聘请徐芑南、缪昌文等10名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学校特聘教授。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部级纵向及横向课题923项;发表论文2800余篇,国内外SCI、EI、SSCI、CSSCI、CSCD等高水平期刊录用680多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526件;获国家、省、市优秀教学科研成果奖200多项。

 

热门专业 特色鲜明

学校设18个教学单位,物联网工程、机械工程、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视觉传达设计5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创新创业实践》《品牌形象设计》等4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课程,入选数居全国同类高校之首;拥有设计学、应用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建设学科、江苏省高校A类品牌项目“会计学”专业;商务英语、视觉传达设计、工程管理、物联网工程、自动化、机械工程等18个专业入选江苏高校一流本科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实验室被评为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苏南资本市场研究中心入选江苏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苏南产业转型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入选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建设基地,信息技术实践教育中心和经济管理实验实训中心入选省级教学示范中心。拥有国内先进物联网、机器人、智能制造等为特色的新型工科,数据金融、网络会计为特色的经管学科,视觉设计、三维动漫为特色的艺术学科,大数据、云计算为特色的计算机应用学科以及健康护理、创新创业等实验实训平台,服务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和产业转型升级。

 

校企合作 质量领先

学校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学校与阿里巴巴、罗克韦尔、中兴通讯、国家超算中心、红豆集团等龙头企业共建教学基地398个,共建产业学院10个,紧密对接企业,实施“嵌入式”培养,聘请企业、科研院所的300多名高层管理者、专家担任兼职教授。近年来,学生在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全国3D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CTV“希望之星”、江苏省“创青春”创业大赛、江苏省高校高等数学竞赛等权威赛事中获国家级、省级、市级一二等奖2000多项。

 

就业创业 前景广阔

学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宽阔,就业对口率高、薪酬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强,学校每年组织百余场校园供需会,近三年每年有3500多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82000多个,岗位数与毕业生数之比达18:1,充分满足了毕业生就业需求,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连续两年,学校被省教育厅评为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考核A等高校。近年来涌现出大批创新创业优秀毕业生,其中,村官代表郭长鑫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的亲切接见,其创办的企业年产值2600多万元;创业代表杨东华创办的实体公司年产值1亿元;刘楠创办科技公司获巨大成功,荣获江苏省“十大创业标兵”;护理学院优秀毕业生、无锡四院重症医学科副护士长陆海林在2020年疫情期间驰援武汉,被誉为抗疫“最美逆行者”。

 

国际合作 全球视野

广泛开展与国外名校和国内“双一流”大学联合培养人才。经教育部批准,学校与全球大学排名前列的英国西苏格兰大学联合成立无锡太湖学院苏格兰学院,学生成绩合格,可获中、英两国两高校的“双学位”,填补了全国同类高校空白;与英国东伦敦大学、霍尔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等国际名校签署“本硕博直通校际合作协议”;与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与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一批著名高校开展访学营项目,每年有很多学生出国交流、留学深造、考取国内外著名大学攻读研究生。

 

全国典范 声誉卓著

学校秉承“自强不息、经世致用”校训精神,坚持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全国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示范校”、“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江苏省平安校园示范高校”等30多项国家和省级荣誉,入选“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合作院校、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试点高校,当选为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副理事长、全国非营利性高校联盟副主席单位。《人民日报》连续三次报道学校先进经验,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新华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等媒体报道学校办学业绩500余次,学校多次在教育部召开的大会上作先进典型发言,成为全国同类高校改革创新的一面旗帜。

 

专家治校

 

影响力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物联网工程、机械工程、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视觉传达设计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创新创业实践、品牌形象设计、数据结构、江南传统文化创新设计

省级重点建设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经济学、设计学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自动化、工程管理、土木工程、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审计学、财务管理、商务英语、英语、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护理学

省级国际化品牌专业:

工程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产品设计、机械工程

硕士学位建设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设计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

☆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全国优秀科普教育基地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

☆全国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示范校

☆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副理事长

☆全国高校先进党组织

☆江苏省文明单位

☆江苏省高校先进党组织

☆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江苏省平安校园示范高校

☆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江苏省就业工作量化考核A等高校

 

智能装备工程学院

智能装备工程学院是无锡太湖学院办学历史悠久、综合实力雄厚的学院之一。学院拥有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自动化、机器人工程和智能制造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现有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52.6%,具有高级职称的占50.8%。2021年以来学院荣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中国发明协会创业创新奖二等奖1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学院倡导“乐教传道,乐学修身”精神,致力于培养能在智能装备工程领域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教研平台

中国机械行业卓越工程师教育联盟理事单位、无锡市机械工程学会理事单位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校企合作委员会“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国家信息化制造业培训中心“产教融合试点示范基地”。

江苏省一流课程:材料力学

江苏省“十三五”重点教材:《机械设计》、《材料力学》、《工业现场总线及应用技术》

江苏省“十四五”规划教材:《机械设计》

平台:无锡市“智能机器人与专用设备技术”重点实验室,无锡市“智能测控与专用装备”创新联合体,无锡市“智能制造”现场工程师学院,美国Rockwell-太湖学院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GE先进控制实验室,无锡市机器人协会培训基地。

基地:与无锡市机电设备协会、机电五金协会、农机学会和先导智能、微导纳米、弘元绿能等上市公司共建了50多个实习基地。

学生创新社团:智能创新协会(无锡市“十佳”科技社团),3D空间协会(校四星级社团),智能控制俱乐部,机器人创客中心。

 

学生就业

考研升学率在同类高校名列前茅;毕业生在智能制造、智能机械或智能装备等企业从事3D数字化设计、研发、设备管理、技术管理、质量控制、技术营销、专利事务和教育培训等工作,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名列前茅;20多年来,学院已培养毕业生7000余人,平均就业率达98%以上,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精彩看点

学生获中国机器人大赛冠军,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亚军、季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全球校园算法精英赛一等奖等。学院年均获奖200多项,年均参赛学生近千人次,多次获评竞赛优秀组织奖;毕业生“一专多能”,具有多种职业资格或技能证书,且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质。

 

师资力量

 

专业介绍

机械工程(本科、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国家一流专业,江苏省产教融合品牌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无锡、服务长三角、辐射全国,围绕机械行业产业需求,培养掌握机械工程专业所需要的自然科学知识和专业理论,特别在先进成型技术、数字化和智能制造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优势,在智能装备设计、开发、制造、维护等过程中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且能充分考虑社会、安全、环境、质量、文化、健康等因素,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国际视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

从事智能机械装备设计制造等相关领域的设计、开发、运行、维护、生产管理等工作,也可以考研、考公和出国深造。

核心课程

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流体力学与液压气压传动、工程材料与成型基础等。

机器人工程(本科、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新工科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无锡、服务长三角、辐射全国,围绕机器人行业产业需求,培养掌握机器人工程专业知识和现代工程、信息技术等工程知识,具备机器人应用开发、设计、制造和管理的知识、毕业后能在机器人系统集成与控制、机器人智能化等机器人工程相关领域从事设计制造、产品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具有HSE意识和一定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

从事工业机器人、具身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及其应用领域的产品研发、设计、制造、项目管理、质量管理、产品销售、运行检测维护、售后服务和知识产权等工作,也可以考研升学或从事其它与机器人工程相关的工作。

核心课程

机器人技术、机器人视觉技术及应用、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机器人机械基础、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原理及机器人控制器设计、电机与拖动、运动控制系统。

机械电子工程(本科、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江苏省一流专业,无锡市产教融合示范专业,无锡市物联网产业扶持资金支持专业)

培养目标

掌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所需要的自然科学和专业理论知识,能够在机电测控技术、机电产品集成设计等机械电子工程相关领域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

可在制造行业特别是机电测控技术、机电产品集成设计方向,从事机电或智能装备的研发、设计、制造、检测、维护和知识产权等工作,也可升学、考公,去政府部门从事相关工作。

核心课程

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与实践,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和电气控制与PLC应用等。

自动化(本科、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江苏省一流专业,无锡市产教融合示范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无锡,服务江苏乃至全国自动化行业,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要,培养具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开发、调试、维护及管理的能力,毕业后可在智能运动控制技术、智能信号检测技术等相关领域从事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

毕业生能在电力系统、国防工业等大型国企、智能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科研机构等从事自动控制系统的开发应用、设计制造、系统维护与售后服务等工作。也可以考研、考公和出国深造。

核心课程

电路理论、数字电子技术与FPGA设计、模拟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控制与PLC应用、运动控制系统、机器视觉与人工智能等。

智能制造工程(本科、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新工科专业)

培养目标

掌握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知识、具有机电一体化、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具备解决相关专业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国际视野、创新意识,能在智能制造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产品研发、设计、制造、项目管理、检测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

“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认定的新职业,就业前景广阔,社会需求迫切。毕业生可以在各类装备制造企业从事智能装备、机器人、智能汽车、智能家居、工业互联网等先进制造领域从事研发、设计、运行、维护等工作,也可以考研、考公和出国深造。

核心课程

智能制造概论、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流体力学与液压气压传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人工智能技术、电工电子技术、智能单元与嵌入式系统。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易单招

微信账号:danzhaobang 复制

易单招合作热线

15996434567

周一至周日:9:00-21:00

2013-2025 易单招,All Rights Reserved.|苏ICP备18060098号-16 | 苏公网安备 50019002502480号

公司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广月路3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