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这场被认为是决定无数孩子命运的考试,不仅是孩子的战场,更是整个家庭的挑战。
孩子既怀揣着对理想大学的憧憬,渴望用优异成绩证明自己这十多年的努力,又在无数次模考的起起落落中陷入自我怀疑,担心辜负家人期望,担心没有好的未来。
父母们表面上说着“尽力就好”,心里却暗暗期待孩子能脱颖而出,默默关注着孩子的每一个细微变化,在小心翼翼的陪伴中,同样承受着无形的压力。
在接下来不到十多天的时间里,正确的陪伴姿势是:
1、父母认知调整
高考是大众所认为成功的主要路径,但并不代表高考失败,人生就没有了前途。
罗永浩高中二年级主动退学,退学后摆过地摊、开过羊肉串店。后来凭借出色的英语水平到新东方教书,两次当选“百度十大年度风云人物”。还创建了自己的公司。
李想高一时就开始给《计算机世界》等报刊撰写稿件,高二时做自己的个人网站,一年之后退学没有参加高考,后来被评为“中国十大创业新锐”。
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
“世界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真正决定孩子未来的,是孩子持久的学习和发展能力”。
只要孩子具备自学与实践能力,有自己喜欢并且愿意为之付出努力的方向,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赛道,并且有所作为。
2、父母自身心理状态调整:对孩子有合理期待
处于这个阶段的父母,焦虑是难免的,毕竟对孩子来讲,是当下最重要的一次考试。
焦虑是对未知的恐惧,降低期望值可以有效缓解焦虑情绪。
除此之外,可以采用一定的练习比如深呼吸、正念、冥想等方法,转移注意力,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每天盯着孩子。
更要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要无休止的唠叨。
3、了解目前孩子状态
压力大是这个阶段孩子普遍的状态,只是压力源各有不同。
有的孩子想学学不下去,因为自己的成绩看不到希望;
有的因为父母、老师不停批评指责和唠叨,产生对抗情绪;
有的给自己定的目标过高,眼看着无法实现,却又不甘心;
有的则因为日常检测成绩不稳定,导致自信心降低。
总之,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压力源。
而倾听是最好的沟通。
父母在倾听、理解孩子的前提下问问孩子:“爸爸妈妈可以帮你做什么?”
4、孩子身体状态调整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健康的身体,才有健康的精神。”
见过很多孩子考试之前因为身体问题没有办法正常参加。
因此考前注意:
饮食均衡、适当运动:提高身体免疫力,避免考前出现身体不适的状况。
保持睡眠充足:很多孩子会希望在最后的十多天进行考前冲刺,但熬夜的方式不可取。充足的睡眠不仅可以保证第二天精力充沛,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稳定情绪,提高身体免疫力。
5、孩子心理状态调整
给孩子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
“积极的心态,就是心灵的健康和营养。”
皮格马利翁效应揭示了“期待的力量”:你如何看待自己或他人,往往会影响事情的走向。
积极的期待如同无形的推手,帮助孩子突破自我设限,释放更大的潜能。
当孩子为自己目前的状态感到不满、又无从下手时,引导孩子专注于解决问题,找到问题所在,提高效率,只要让明天的自己比今天更好。
6、孩子学习状态调整
稳定情绪、查漏洞、练手感、找状态是最后十多天需要保持的状态。
很多孩子一到大型考试,就没有办法静下心来,平时掌握的知识点也很难发挥出来。
因此,在最后十多天,尽可能做到针对性提升、不要再一把抓;
限时训练,找到考试的状态,练手。
正确的状态是:在平时的检测中拿到试卷,深呼吸稳定情绪,专注于当下的考试,目的是把掌握的知识点都发挥出来,而不去考虑我能不能考到理想的大学。
心流状态是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的概念,指一个人在专注进行某项活动时,所体验到的一种高度沉浸、忘我的巅峰状态。
比“考上哪所大学”更重要的是孩子在这段时光里学会如何与压力共处、如何为理想全力以赴。
正如泰戈尔所说:“天空不曾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无论结果如何,那些在深夜书桌前的坚持、父母藏在饭菜里的关怀、都已成为生命中最珍贵的勋章。
作为父母,不必苛求“完美结局”,只需记得:“你站在孩子身后的样子,就是他跟命运抗争的底气。”
高考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愿我们用信任与温柔,送孩子走向更广阔的天地,相信他们终将在属于自己的赛道上,绽放独一无二的光芒。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易单招
微信账号:danzhaobang 复制
易单招合作热线
15996434567
周一至周日:9:00-21:00
2013-2025 易单招,All Rights Reserved.|苏ICP备18060098号-16 |
苏公网安备
50019002502480号
公司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广月路30-06号
报名咨询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