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单招欢迎您!

易单招

  • 学校
  • 文章
  • 专业
  • 专题

关注微信

联系电话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
专科学历的同学,25岁之前一定要考虑这条出路
备考指南     更新时间:2025-05-12 浏览量:4 次

曾几何时,考研上岸被视作叩开社会精英阶层大门的钥匙。但在当下,越来越多人开始思索:一纸硕士文凭是否还能如往昔般,为个人职业发展提供明显助力?

当高学历逐渐成为普遍现象,它是否还具备甄别个体能力的效能?曾经被认为仅存于经济领域的“贬值”概念,如今正悄然在教育领域显现。在学历通胀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不得不追问:考研的意义究竟何在?又该以何种方式重新诠释学历的价值?

 

学历贬值现象

自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推行以来,中国高等教育正式迈入大众化发展阶段。本科教育普及程度显著提升,录取率从21世纪初的30%以上,到2010年后突破40%,逐步趋近于发达国家水平。

随着“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建设计划的相继实施,国内高校形成了层次分明的办学体系。

从1998年到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分别扩大了近20倍和10倍,这一增长速度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堪称罕见。

透过本科到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演变,不难察觉中国高等教育体系正经历着快速发展与深度变革。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理性看待高学历大众化进程中涌现的挑战与机遇。

除了高校扩招使得高学历的稀缺属性逐渐弱化之外,经济收益层面也是探讨“学历贬值”的重要视角,即考察高学历能否切实转化为职业发展中的收入优势。

美国机会平等研究基金会(PREOPP)访问学者普雷斯顿·库珀基于美国教育部数据,对5.3万个学位及证书课程的投资回报率(ROI)进行评估后发现,31%的学生所就读的高等教育项目呈现负向ROI,即这些课程带来的经济收益难以覆盖学生攻读时付出的成本与承担的风险。

近半数硕士学位的投资回报率(ROI)未能实现正向收益;从研究生教育整体来看,其中43%的硕士项目及23%的博士和职业学位所带来的收入提升,难以覆盖攻读期间的成本投入与潜在风险。

 

学历贬值的应对策略

有研究指出,在低层次高等教育毕业生占比较高的国家,由于此类学历不再具备稀缺性,其经济回报会明显下降。

此时学历贬值效应显现,不仅导致低学历但高技能群体的职业发展受限;而在高学历(本科及以上)持有者比例较高的社会中,只有当这类群体缺乏实际技能时,扩招才会引发学历贬值。

换句话说,只要个体同时具备高等级学历与扎实技能,就不会因学历稀缺性下降而遭受职业发展损失,且在这类社会结构中,未持有高等学历但拥有高技能的群体也能获得公平对待。

这一现象表明,当学历无法匹配实际能力时,其经济价值才会弱化,而技能在职业回报中的作用逐渐增强,这种趋势可称为“去学历化”。

在中国,大学生群体对技能的重视程度正在提升。《2024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多数受访毕业生认为“回炉”职校学习专业技能能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这反映出市场对实操技能的旺盛需求,也印证了“多掌握一项技能就多一条职业路径”的现实逻辑,通过技能学习积累社会经验正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

从社会层面看,构建更具公平性与包容性的人才评价体系已是当务之急:应打破唯学历论的固化思维,将实践经验、创新能力、职业素养等多元维度纳入人才价值评估体系,让不同教育背景、技能类型的个体都能在职业发展中获得公正认可。

对同学们自身而言,理性选择适配自身发展的教育路径至关重要——需在学历提升的目标与个人能力沉淀的节奏间找到平衡,避免陷入“为学历而学历”的盲目追逐。

在学历贬值的浪潮中,我们或许无法逆转时代的洪流,但可以重新锚定自己的航向。与其盲目追逐学历的“光环”,不如将目光投向更深处——技能的打磨、经验的积累、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才是抵御不确定性的真正铠甲。

那么作为专科生的你,25岁之前一定要考虑这条出路:

适合专转本落榜的学生,想要继续进入高校就读,2年后拿本科学历。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易单招

微信账号:danzhaobang 复制

易单招合作热线

15996434567

周一至周日:9:00-21:00

2013-2025 易单招,All Rights Reserved.|苏ICP备18060098号-16 | 苏公网安备 50019002502480号

公司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广月路3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