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单招欢迎您!

易单招

  • 学校
  • 文章
  • 专业
  • 专题

关注微信

联系电话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
同济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培养方案
报考指南     更新时间:2025-04-24 浏览量:4 次

同济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有何独特之处?学生的后续培养情况如何?接下来易单招网小编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同济大学的强基培养计划培养相关内容,一起来看!

 

同济大学2025年强基培养方案

同济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及具体培养方案如下:

专业组 专业 培养方案
专业组1 数学与应用数学 点击查看
数学与应用数学(智能科学) 点击查看
应用物理学 点击查看
工程力学 点击查看
海洋科学与技术 点击查看
专业组1 应用化学 点击查看
生物技术 点击查看

 

  同济大学面向国际前沿,对接国家战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高起点布局支撑国家原始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学科专业。发挥基础学科科技创新源头、科技发展原动力的地位和作用。强化学生的数理基础和信息技术基础,培养通识基础与专业能力相融合、且有志于在基础学科及其他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取得突破的拔尖创新人才。

  依托国豪书院,汇聚优质资源,构筑个性发展空间。因材施教,配备一对一的高水平导师和导学团队,营造一流的书院式成才环境与学术氛围;科教融合,依托高端实验室、尖端研究团队、重大科研项目,培养学术自信;开放交流,通过国际课程、联合设计、海外实习、暑期营、国际会议、国际竞赛等多形式拓展国际视野,培养全球胜任力。

  改革人才培养,突破专业边界,优化本研衔接机制。实施2+1+X(2年通专基础、1年专业基础、X=1~6年本研衔接修习)为主的人才培养体系,在高端导师引领下,强化基础学习,加强科研训练,自主选择交叉课程模块、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

  同济大学对符合培养要求的强基计划学生实行本研衔接培养,并建立阶段性考核和动态进出机制。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学生主要在强基计划所在基础学科专业进行培养,部分学生也可根据培养方案在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进行学科交叉培养。本研衔接专业范围见各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培养方案,研究生阶段转段具体招生专业和名额以转段当年学校公布的工作方案为准。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易单招

微信账号:danzhaobang 复制

易单招合作热线

15996434567

周一至周日:9:00-21:00

2013-2025 易单招,All Rights Reserved.|苏ICP备18060098号-16 | 苏公网安备 50019002502480号

公司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广月路3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