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现已正式发布,报名时间截止至5月10日,我们深入探讨一下华科大今年的培养方案。这对于孩子的教育规划而言至关重要,家长们需全面了解其中的细节,以便为孩子提供更有力的支持与引导,助力孩子在强基计划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
序号 | 专业名称 | 培养方案 |
1 | 数学与应用数学强基实验班 | 点击查看 |
2 | 数学与应用数学(智能科学) | 点击查看 |
3 | 物理学强基实验班 | 点击查看 |
4 | 物理学(电子科学)强基实验班 | 点击查看 |
5 | 化学强基实验班 | 点击查看 |
6 | 生物科学强基实验班 | 点击查看 |
7 | 基础医学强基实验班 | 点击查看 |
8 | 汉语言文学强基实验班 | 点击查看 |
9 | 哲学强基实验班 | 点击查看 |
1.本研衔接:华中科技大学对达到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及本研转段评价标准的强基计划学生,一体化设计本研课程体系和科研训练体系,实行本研衔接培养。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学生主要在强基计划所在基础学科专业进行培养,部分学生也可根据培养方案在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进行学科交叉培养。本研衔接专业范围见各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该专业依托数学与统计学院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进行培养,包含两套培养方案。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培养方案立足数学学科及数学交叉领域的前沿基础问题,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首席科学家领衔下的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数学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优秀、能在数学及交叉领域从事数学理论研究或交叉应用研究的拔尖人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培养方案立足人工智能发展战略,聚焦智能芯片、算法框架、智能系统等关键领域自主创新,培养适应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战略需求,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和智能科学专业知识与能力、良好的人文素养、团队精神、国际视野和可持续竞争力,以及从事智能科学领域相关研究、设计、开发与管理工作的突出能力,能解决智能科学领域复杂问题的创新人才。
【物理学】该专业依托物理学院和集成电路学院进行培养,包含两套培养方案。物理学院的培养方案依托国家级科学研究平台,构建理工交叉融合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学生扎实的数理基础和较强的科学实验能力、逻辑分析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在基础科学研究或芯片与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先进制造、新材料、航空航天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或从事相关工作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集成电路学院的培养方案注重理工交叉、产教融合、科教协同以及学生个性特质,构建理工交叉融合的物理学、电子科学及集成电路科学创新领军人才培养体系,使学生在科学实践中养成科学和工程素养,具备在电子科学基础学科、高端芯片与EDA软件、智能科技、信息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开展创造性、创新性研究或从事相关管理工作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成长为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领军人才。
【化学】该专业立足化学学科国际前沿,以大健康、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国家重大需求为牵引,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秉持“志趣驱动、科创引领”的育人理念,打造个性化培养方案,注重夯实学生的数理基础,强化掌握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创新性思维和较强的国际化交流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突出,能解决国家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的高层次人才。
【生物科学】该专业立足生命科学前沿,聚焦智能医学工程、人工智能、生物信息、生命科学与健康、合成生物学与生物智造、纳米医药与生物制药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模块化、宽口径、“一生一导师、一生一方案、一生一课表”的个性化路径,培养家国情怀浓厚、文化底蕴丰富、专业基础坚实、创新实践能力突出、理工医多学科交叉特色鲜明的生命科学基础拔尖人才,和能够在未来引领世界的顶尖科学家。
【基础医学】该专业面向生物医学学科前沿,秉承“全人为本,知识为基,能力为核”的拔尖人才培养理念,依托国家基础医学拔尖2.0基地实施精英培养,组建以院士等高层次人才和教学名师为核心的育人团队,构建基于重大疾病研究学科方向、本研衔接、医理工文交叉的课程体系,强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国际合作协同育人,实施“四早进”、“四阶递进”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人文情怀和世界胸怀、宽阔国际视野的医学科学家潜质的创新人才,服务健康中国战略。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该专业深植传统学术领域,以传统小学为根基,全面覆盖古典语文、古典文献、古典文学等方向。紧密契合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着力培养学生的学术基础与文化担当意识,强化学生的数字人文素养与科研能力,培育引领古文字学和中国古典研究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大力推动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弘扬,为国家文化建设与学术发展贡献关键力量。
【哲学】该专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大师引领,实施一对一导师制,打造哲学经典和哲学前沿主题系列小班研讨课,培养全面把握哲学理论,能够熟练运用哲学方法论、逻辑和批判性思维,善于批判性阅读和论证性写作,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国际化视野,能契合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重大战略需求从事前沿学术研究,有潜力成长为国家紧缺的一流哲学学者、思想家,兼具哲学素养与科学精神的创新型一流哲学人才。
2.科教协同:强基计划实施科教协同育人模式。华中科技大学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平台(基地)向本学科强基生全面开放,指导学生以重大科研任务为牵引,融入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尽早参与高水平科学研究。
3.因材施教:强基计划学生单独编班,实行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培养,配备一流师资,提供一流学习条件,创造一流学术氛围,推动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早进科技前沿。
4.开放交流:通过“世界顶尖大学交流”“世界一流学科交流”“全球视野拓展”三类资助,支持强基学生赴世界知名学府开展课程学习、科研训练,着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胜任力的创新型人才。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易单招
微信账号:danzhaobang 复制
易单招合作热线
15996434567
周一至周日:9:00-21:00
2013-2025 易单招,All Rights Reserved.|苏ICP备18060098号-16 |
苏公网安备
50019002502480号
公司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广月路30-06号
报名咨询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