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单招欢迎您!

易单招

  • 学校
  • 文章
  • 专业
  • 专题

关注微信

联系电话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
这所C9高校官宣:24个全国重点实验室
高校动态     更新时间:2025-04-23 浏览量:5 次

近日,“文汇教育”公众号发布了《“万人大院”重组,上海交大校长丁奎岭:人才培养事关生存发展,再难也要改》的文章,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教授在接受专访时谈到,在日前新一轮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中,上海交大牵头组建和参与共建的实验室达到24个,跻身全国高校第一方阵。

“要建立健全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全国重点实验室为支撑的实验室体系,关键在人才,要让各类人才在各个创新平台中各展其长。”丁奎岭说,学校希望通过5年时间将国家级人才在全校师资队伍的比例从22%提升到35%。

在上海交大,“人才强校”主战略深入人心,“如果学院的年龄结构、人才梯队几年都没有变化,那么学院的负责人就要变动了。”丁奎岭直言,“做过老师的人都知道,学生考试相差几分没有关系,在大学期间要让学生真正收获‘教育增值’,让学生毕业时变得更加优秀,关键还是靠优秀的师资队伍。”过去几年,上海交大积极把握全球科技竞争趋势,通过学科的交叉融合与能级提升推动人才引育。

以化学化工学院为例,这个学校曾经的“弱势学科”在2000年才有了第一个硕士点。但是通过人才引育结合,学院目前已有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更重要的是,通过“化学与生物”“化学与人工智能”等学科交叉,集聚了一批优秀的青年学者,其中各类国家级人才数十位,还牵头组建并获批了新的全国重点实验室。

“上海交大的人才引进之所以能‘不唯帽子’,其核心是完善‘多元评价’、促进教师多维发展,当大家都是国家级人才或者都达到了国家级人才的水平之后,就没有人会在乎各种‘帽子’。”丁奎岭说。人才引育的快速增长也推动了人才分类评价改革。在上海交大,基础研究目前分为三类,一是面向战略导向、开展体系化研究的“集中区”,对这类领域的科学家,主要考察突破“卡脖子”问题的攻关能力;二是面向前沿导向、聚焦“从0到1”原始创新探索的“自由区”,主要考察这个领域的人才是否勇闯“无人区”,以“努力到无能为力”的胆识探索极限;三是面向市场导向、发挥产学研用开放合作的“融合区”,这需要破除传统人才评估和考核的桎梏,重点看科学家是否解决了产业的真问题,创造服务国计民生的经济社会价值。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易单招

微信账号:danzhaobang 复制

易单招合作热线

15996434567

周一至周日:9:00-21:00

2013-2025 易单招,All Rights Reserved.|苏ICP备18060098号-16 | 苏公网安备 50019002502480号

公司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广月路3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