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单招欢迎您!

易单招

  • 学校
  • 文章
  • 专业
  • 专题

关注微信

联系电话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
2025年强基报名开启!强基计划9大认知误区必看!
报考指南     更新时间:2025-04-22 浏览量:5 次

2025年强基计划报名即将开启!随着社会关注度不断提高,家长和考生对强基计划的误解也层出不穷:有人误以为它只招竞赛生;有人错误地认为专业方向局限于基础学科、不好就业……

在此,江苏招生考试网小编特整理了强基计划的9大常见认知误区,高中考生家长一起来看看吧!

【推荐阅读】:2025年强基计划6大变化解析!附20多所高校强基报考要点

 

强基计划9大认知误区!

误区一:强基是在高考出分后报名

很多考生家长会有一个误区:强基计划可以等到高考出分后,再去进行院校专业报名。其实并不是这样!

39所高校的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一般在每年的4月初公布,简章公布后即刻就会开启强基报名,并在报名时确定专业志愿顺序。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陆续发布!各位考生家长可以尽早做好报考准备。

今年,强基计划报名时间集中在4月中下旬,结合往年的时间安排来看,通常有10-20天左右的报名时间,相对比较紧张,且要想在短时间内做好政策研究、院校定位、材料准备、盖章上传等全部报名工作,很容易手忙脚乱,乱中出错。所以建议各位考生家长,现在就开始了解政策、进行材料准备工作,待报名时,再根据高校简章要求有序进行即可。

 

误区二:强基计划只有竞赛生才能报考

强基计划报名基本没有限制!无论你是竞赛生还是非竞赛生、理科生还是文科生,只要报名了当年高考,就可以报名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招生对象大致包含两种类型:「综合素质优秀」及「基础学科拔尖」。目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三所高校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已经发布,五大学科竞赛金银牌考生不能破格入围,高考和竞赛成绩都优秀才有可能的成功录取。

不过数理基础学科成绩优异、擅长校测、或拥有竞赛经历的考生在强基计划中还是会有一定的优势:

●竞赛金银牌奖项:获得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五大学科竞赛银牌(含)以上奖项的学生符合强基计划高校破格入围条件。

●从各高校近几年校测难度来看,各校强基计划校测难度一般大于高考,清北华五等顶尖高校更是接近或等同于竞赛水平,这让数理基础学科成绩优异、擅长校测或拥有竞赛经历的考生占据了非常大的优势,更容易在校测中胜出。

●2024年上交、复旦、南大等10校采用复交南模式,将校测提前至高考后出分前,依据校测初试成绩确定复试入围名单,相较传统强基入围模式,此种模式更注重校测环节,因此对擅长校测的考生和竞赛生更利好,有很大机会逆风翻盘!

●今年依然有学校实行单科成绩达到一定要求可破格入围的新政策,去年哈工大、南开等6所高校采用单科成绩加权入围,学科主要集中在数学、物理等核心科目,数理基础学科成绩优异的考生更有可能达到相关要求。

所以建议高三考生及时的进行一些校测考试的学习;低年级的考生家长重点提升数理等基础学科,学有余力的可以参与五大学科竞赛、高校体验营等活动,对未来的特招之路提供一定的帮助!

 

误区三:强基计划能报多所,没入围还能重选

强基计划规定每位考生只能报考一所高校!没入围则失去强基后续选拔资格。

强基计划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报名、改报或取消等操作,而强基计划入围则是依据高考成绩(其中“复交南”模式报名即可入围)。所以在时间顺序上,只有高考成绩出来后才能判定是否入围,而这个时候强基报名已经结束了。

取消或改报机会如下:

报考强基的第一类考生:可以在目标高校的报名时间没有截止的情况下,随时取消报名或改报其他学校,没有次数限制。但是如果考生报考的高校报名已经结束,则不可以取消或改报其他高校。

报考强基的第二类考生:由于清北复交南浙6所高校存在破格生审核环节,破格失败的考生有两次改变报考学校的机会:

①从时间安排上来讲,一般清北强基破格报名时间早于其他高校,若是清北破格审核失败且其他高校强基计划报名还未截止,可以转报复交南浙其中1所适合的院校申请破格入围,这些院校也有破格审核机制。

②若是以上高校破格审核全部失败的话,还有机会转报其他高校强基破格或任意高校非破格:因其他高校没有破格审核机制,如果复交南浙再次未通过的话,建议考生认真审视自身条件,多结合分数情况报考其他高校破格。或者选择清北复交南浙的非破格,依靠高考成绩及招生计划数入围校测。

如果考生家长有修改报名学校的需求,一定要注意报名截止时间!建议不要卡在截止时间前的2-3个小时内进行操作,以免报名系统拥堵,错失报名机会!

 

误区四:强基计划、综合评价等特招只能报一个

4月强基、综评、高校专项等特招集中进行报名,这三类特招报名互不影响,可以全部报考。

其中强基计划的录取是在所有批次之前,综评在强基录取之后;高校专项一般是在提前批或特殊招生批次录取。考生家长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进行规划和备考安排,不放过每一次额外的升学机会。

录取顺序:强基计划→本科提前批→综合评价和高校专项等特殊招生→本科普通批

 

误区五:强基计划只有650多分的尖子生才能考上

强基高校的入围分数线基本上比高考统招分数线低5-30分不等,所以600多分的考生依然有机会被录取!

 

误区六:被强基录取后不想去就可以不去

如果你被强基计划高校录取后却选择不去上大学,这可能会对你的个人诚信档案产生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被强基录取后将不再参与后续高考志愿的录取,考生如果想继续上大学,只能复读一年重新高考,压力和难度非常大!

录取后退学通常涉及到与学校的行政办公室联系办理退学手续,提交必要的文件和支付可能的手续费。因此,如果考生真的最后决定不去上大学,应该尽快与学校沟通,了解具体的退学流程和后果,看看是否可以接受。

注意:高考志愿填报时间几乎和强基校测同步,即使确定参与了强基计划,也不要忘记正常在高考出分后填报高考志愿!即使没有被强基计划高校录取,依然可以被高考普通批志愿录取!

 

误区七:专业只有数学、物理等传统基础学科

随着强基计划的日益发展,除了传统的基础学科以外,以交叉学科为首的“新专业”也开始加入到强基招生之中,其中有不少都是时下热门专业和高校王牌专业。

202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增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大连理工大学新增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北京理工大学新增机器人工程(数学智能科学方向)、微电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电子科学方向)、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而且,在强基高校转段的过程中,不少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人才可以在硕士或博士阶段,选择计算机、人工智能等交叉学科方向的研究,更有利于未来的就业发展。

在未来预计还会有更多“新专业”“新学科”加入强基招生中,为国家未来发展提前储备人才。所以,考生和家长也要赶快抛弃“强基计划=基础学科”这一刻板印象了!

 

误区八:录取后必须本硕博连读

考生被强基录取后不是必须要本硕博连读,大概分两种情况:

学校动态考核:大部分强基高校都会对强基生采取“阶段性考核以及动态进出机制”,对不合适的学生分流到普通班,也会选拔普通班的优秀学生进入强基计划。

考生自愿退出:出现了进入强基计划后不想继续深造的情况,学生也可以选择退出强基计划,利用本科阶段积累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选择直接毕业、或者考研到更适合自己的专业学习深造。

 

误区九:强基计划就业前景狭窄

从院校专业来看:

参与强基计划招生的高校均为985,坐拥国内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学风优良,在就业市场上有着极高的认可度。依靠这些高校的金字招牌,考生的就业优势非常大。

而且39所高校设置的强基专业实力超群,基本上都是各校的王牌,其中不乏A+学科专业,并且不少热门“新专业”也加入到了强基招生之中,像人工智能、航天等,这些专业不仅有着全国一流的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而且未来的发展前景不可估量。

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

强基计划更是意义非凡,在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至关重要。

国家战略需求催生新型就业赛道,强基计划毕业生可能的去向如下:

科研领域:中科院、之江实验室等国家级平台。

重点行业:各大国企、央企非常乐于招收高精尖人才,中国商飞、华为、腾讯等知名企业也是很好的选择。

编制:选调生、公务员、教师等。

交叉领域:金融量化、AI大模型研发等。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易单招

微信账号:danzhaobang 复制

易单招合作热线

15996434567

周一至周日:9:00-21:00

2013-2025 易单招,All Rights Reserved.|苏ICP备18060098号-16 | 苏公网安备 50019002502480号

公司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广月路3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