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在整个语文的试卷分值中占比是很大的,今天易单招网小编为大家带来【2025年高考作文预测】系列内容第15篇:如何理解“和平发展”相关的写作立意以及范文内容推荐,一起来看看吧!
题目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场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的伟大胜利,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和人类正义事业的史册上。80年后的今天,"和平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但世界仍面临诸多挑战。
作为新时代青年,请结合你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以"从抗战胜利看和平发展"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1. 铭记历史,但更要以发展守护和平
历史启示:抗战的胜利是用巨大牺牲换来的,和平来之不易。
现实角度:今天的中国不靠战争崛起,而是通过经济、科技、文化等软实力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如"一带一路"、全球减贫)。
青年责任:珍视和平,但更要自强,用发展实力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2. 和平不等于安逸,发展才是最好的纪念
对比:抗战年代是"救亡图存",今天是"复兴图强"。
论点:和平年代仍要有危机意识,如芯片制裁、科技竞争,说明没有实力,和平可能被打破。
结论:纪念抗战,不仅是缅怀先烈,更要让中国在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3. 和平发展是全球课题,中国提供新方案
历史教训:二战后,有的国家走向霸权,而中国选择和平崛起。
中国贡献: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合作代替对抗(如亚投行、碳中和承诺)。
青年视角:在全球化的今天,和平发展需要新一代的国际视野与担当。
4. 从抗战精神到创新精神:和平时代的"新战场"
精神传承:抗战是"血肉长城",今天是"科技长城"(如华为突破封锁)。
论证:和平不等于躺平,竞争从军事转向科技、经济、文化领域。
呼吁:青年应把抗战精神转化为创新动力,在新时代"突围"。
5. 和平的脆弱性:历史警示与当代挑战
反例:俄乌冲突、巴以问题说明和平并非必然。
中国智慧:不称霸,但必须强大(如国防建设与外交斡旋并重)。
青年态度:既要反对战争,也要警惕极端主义,用理性守护和平。
范文推荐
和平的份量:从血色记忆到金色未来
八十年前,先辈们用鲜血染红了华夏大地,换来了抗战的胜利。今天,当我们站在历史的肩膀上回望,会发现和平从来不是历史的馈赠,而是需要每一代人用智慧和力量去守护的珍贵礼物。真正的和平,不是没有冲突的静止状态,而是在发展中不断巩固的人类文明基石。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抗战期间,重庆大轰炸持续了整整五年零八个月,日军投下近万枚炸弹,但山城的防空洞里依然传出学子们的读书声。这读书声,是对野蛮最有力的回击,也是对和平最深刻的诠释。今天的我们,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学习时,更应懂得:和平不是理所当然的,它需要实力来捍卫。就像华为在芯片领域突破封锁的故事告诉我们,发展才是和平最坚实的盾牌。
中国选择的和平发展道路,为世界提供了全新可能。在云南边境的排雷大队,官兵们用生命扫除战争遗留的地雷,让曾经的战场变成良田;在非洲大陆,中国的医疗队和农业专家帮助当地人民摆脱贫困。这些不是枪炮能带来的改变,而是发展创造的奇迹。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战争是万物之父",但中国用行动证明:发展才是文明进步的阶梯。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我们这一代青年对和平有着独特的理解。在杭州亚运会的赛场上,各国青年同场竞技;在国际太空站里,不同国籍的宇航员共同探索宇宙。这些画面告诉我们,和平发展不是某个国家的独奏,而是全人类的合唱。就像生物学家珍·古道尔所说:"唯有理解,才能关心;唯有关心,才能帮助;唯有帮助,才能都被拯救。"我们正在用新的方式诠释和平的真谛。
从抗战胜利到今天的和平发展,是一段用勇气和智慧铺就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让我们以发展为笔,以和平为墨,共同书写人类文明新的篇章。因为真正的纪念,不是重复过去的悲壮,而是创造未来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