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 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 工程”“985 工程优 势学科创新平台”和“双一流”建设高校。
北京交通大学作为交通大学的三个源头之一,历史渊 源可追溯到 1896 年,是中国近代铁路管理、电信教育的发祥地。1923 年用名北 京交通大学。1950 年更名北方交通大学,毛泽东主席题写校名,著名桥梁专家 茅以升任校长。2003 年恢复使用“北京交通大学”校名。 一校多区、协同发展。
学校在北京市海淀区建有海淀校区,总面积近 1000 亩;在山东省威海市建有以中外合作办学为特色的威海国际学院;在河北省黄骅 市建有海滨轨道交通综合研发实验基地;在北京市丰台区打造了“产学研用”一 体化的丰台轨道交通创新基地;在河北省唐山市成立唐山研究院。2023 年 11 月, 雄安校区开工建设,开启学校“一校多区多基地”办学的新征程。
近期,北京交通大学发布2023-202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23.9~2024.8),具体请跟易单招网小编一起看看吧!
(注:报告数据截至2024年8月,就业率为初次就业率。到了年底,年终就业率、升学人数,还会有明显提升。)
学科完备、高峰凸显。历经双甲子发展,学校形成了以信息、管理等学科为 优势,以交通科学与技术为特色,工、管、经、理、文、法、哲等多学科协调发 展的完备的学科体系。学校在第五轮学科评估取得可喜成绩,在国内外知名的学 科排行榜中稳步提升。学校 15 个学科入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交通运输工 程学科 5 次排名世界第一;17 个学科入围 U.S.News 世界大学学科排名;6 个学 科进入 QS 世界顶尖学科排名;8 个学科进入 ESI 前 1%,工程学、计算机科学位 列 ESI 前 1‰。 广育英才、硕果累累。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抓住全面提高 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积极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构建“四个一体化”人才培 养格局,深化“四通”培养模式改革,实施三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全力打 造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了一大批轨道交通领域急需的卓越工程人才和领军 人才。
学校现有普通本科招生专业 62 个、中外合作办学招生专业 9 个、双学士 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 5 个。学校坚持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和内涵建设,取得了 一批重要成果。近三届本科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国家级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7 项。获评首批教育部“101”计划试点高校、国家级计算机科学基础学科拔尖学 生培养基地、国家级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
学校建有普通本科专业 71 个,覆盖工、管、经、理、文、法、艺 7 大学科 门类,其中交通运输、交通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等交通特色优势专业 8 个;另建有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10 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 30 个、双学士学位复合 型人才培养项目 7 项。专业建设成果显著,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47 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11 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 8 个、国家级专业 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7 个、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5 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 流专业 3 个。
2023-2024 学年,学校有在校本科生 16921 人。2024 年高考录取本科新生 4191 人,其中本部校区总计 3591 人,威海校区 600 人,生源质量总体稳步提升。 62.63%的普通类新生成绩进入全省前 3%,比去年略有增长。理工类专业 21 个省 区的录取线超过重点线 100 分以上,6 个省区超过重点线 130 分以上。詹天佑学 院改革效果显著,有 26 个省区录取排名上涨明显或持平,提档线平均高于重点 线约 132 分。中外合作办学录取分数上涨明显,本部中外专业有 50.67%的新生 成绩超过重点线 100 分以上,提升约 15 个百分点;威海校区各省区录取线平均 超过重点线 76.97 分,提升约 10 分。
2023-2024 学年,学校有专任教师 2017 人,生师比 19.15。专任教师中具有 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 653 人,占 32.37%;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 850 人, 占 42.14%。具有博士学位的 1715 人,占 85.03%;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 1985 人, 占 98.42%。在学校专任教师的学缘结构方面,本校毕业的有 766 人,占 37.98%。 年龄结构方面,35 岁及以下的有 440 人,占 21.81%;36-45 岁的有 611 人,占 30.29%;46-55 岁的有 679 人,占 33.66%;56 岁以上的有 287 人,占 14.23%。
2023 年,本科生教学日常运行支出 13706.11 万元,用于本科教学改革和建 设的专
项经费 9423.95 万元,生均本科实验经费 947.85 元,生均本科实习经费 272.5 元。
调查显示,在校生对于教师教学工作满意度平均为 86.5%;对于教学满意度 为 94%;对于学校各项学生工作满意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满意度为 84%, “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满意度为 82%,“班主任、辅导员工作”满意 度为 85%,“学业指导工作”满意度为 84%,“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满意度为 86%。超六成学生课后平均每天自主学习 1-3 小时,学生总体呈现优良 学风,对学校各项支持服务总体满意。
2024 届本科生对目前工作的满意度为 98.83%。具体从工作各方面来看,本科生对工 个人发展空间(97.37%)、社会地位(97.08%)、工作稳定性(97.08%)的满意 度较高,反映出绝大多数毕业生对走出校园的第一份工作满意度较高。
2023-2024 学年,我校共有应届本科毕业生 4193 人,毕业人数为 4071 人, 毕业率 97. 1%。授予学士学位人数为 4017 人,学士学位授予率为 95.8%。
2024 届本科毕业生深造率达 71.07%,较 2023 年上涨 1.86%。共计 2104 名 毕业生选择境内升学,占毕业人数的 54.79%,其中攻读研究生 1609 人、攻读第 二学士学位 495 人。攻读研究生的毕业生中,保送本校 728 人,占境内升学总数 的 34.60%;考取本校 218 人,占境内升学总数的 10.36%;保送外校 387 人,占 境内升学总数的 18.39%;考取外校 276 人,占境内升学总数的 13.12%。(详见 图 6.2)
2024 届本科毕业生境外留学共有 625 名,占毕业人数的 16.28%,较 2023 年上涨 1.16%。
截至 2024 年 8 月 31 日,2024 届本科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达到 93.88%。 就业地区情况分析如表 6.2 所示。从就业地域看,学校本科毕业生对工作区 域的选择呈现多元化,选择留京就业的毕业生人数为最多。
(%) 27.67 26.96 13.06 12.11 4.51 4.40 11.28 100.00 在本科生签约单位中,国有企业占比最高,达到 56.29%。毕业生到党政机 关及事业单位、科研设计单位就业比例均同比上涨,到部队、教育单位、基层项 目就业比例同比下降。
2024 届本科毕业生中,共计 740 人进入重点行业,其中,信息技术类、交 通运输类重点行业类型就业人数占签约人数比例最高,科研教育类、国防军工类 重点行业类型就业人数占签约人数比例较低。
本科签约单位流向如表 6.5 所示。以下 20 家用人单位所录用毕业生总人数 为 407 名,占本科生签约总人数的 48.34%。其中,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招聘人数远高于其他单位。总体来看,学校签约人数集中的单位多数为长期合作 的大中型企业。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易单招
微信账号:danzhaobang 复制
易单招合作热线
15996434567
周一至周日:9:00-21:00
2013-2025 易单招,All Rights Reserved.|苏ICP备18060098号-16 |
苏公网安备
50019002502480号
公司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广月路30-06号
报名咨询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