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单招欢迎您!

易单招

  • 学校
  • 文章
  • 专业
  • 专题

关注微信

联系电话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培养方案有何特色?
报考指南     更新时间:2025-04-19 浏览量:13 次

电子科技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有何独特之处?学生的后续培养情况如何?接下来易单招网小编将为大家详细介绍电子科技大学的强基培养计划培养相关内容,一起来看!

 

电子科技大学2025年强基培养方案

  电子科技大学对符合培养要求的强基计划学生实行本研衔接培养,并建立阶段性考核和动态进出机制。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学生主要在强基计划所在学科领域进行培养,部分学生也可根据培养方案在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进行学科交叉培养。本研衔接专业范围见各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培养方案,研究生阶段转段具体招生专业和名额以转段当年学校公布的工作方案为准。

  电子科技大学强基计划,核心课程采取小班研讨式教学。学生入校后,可在全校范围内选择国家级师资作为学业、科研导师,实现学术传承与创新能力的双重赋能。同时,电子科技大学强基计划实施分层次、系统化的科研进阶式培养,学生可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在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电子信息等前沿领域开展深入研究。此外,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选择相应专业方向的项目式、模块化课程,参与科研团队的项目研究,锻造能够引领未来前沿技术的战略科学家潜质。

  (一)信息与计算科学

  1.立足学科前沿,服务国家战略,培养引领未来的拔尖人才培养目标

  该专业由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进行培养,依托学校在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领域的学科优势,聚焦人工智能发展前沿,面向国家在智能科学、前沿计算、信息通信、国家安全等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培养具备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扎实数理基础与卓越专业能力、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并重的人工智能领域拔尖创新人才,致力于引领未来科技变革与产业发展。

  2.“夯实基础,强化计算,注重融合”的系统培养方案

  以“夯实基础,强化计算,注重融合”为培养理念,筑牢高等数学、概率统计、算法优化等数理基础,以“模型-算法-系统”为主线,构建人工智能特色知识体系与能力矩阵。依托学校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平台与电子信息学科优势,通过“基础理论-工程实践-创新应用”三位一体的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融合智能感知、信号智能分析、安全攻防等跨学科场景,强化人工智能算法设计、智能系统开发、跨学科应用等核心能力。

 

  (二)数理基础科学

  1.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未来前沿技术发展的拔尖人才培养目标

  该专业由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进行培养,依托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领域的优势学科,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未来前沿技术发展,培养具备家国情怀与人文素养、坚实数理与电子科学基础、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前瞻性思维与全球前沿视野和引领未来集成电路产业和技术发展的专业特长,能够应对未来技术变革挑战的拔尖创新人才。

  2. “厚基础,强工程,重设计的特色培养方案

  以“厚基础,强工程,重设计”为培养理念,筑牢数学、物理基础,以“材料-器件-电路-芯片”为主线,构建集成电路特色知识体系与能力矩阵。依托学校集成电路领域的高能级国家平台与学科优势,通过“核心课程-综合实验-项目研究”全过程贯通式培养,强化集成电路设计、工艺制造和封装测试的核心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在集成电路关键核心和未来前沿技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三)应用物理学

  1.对标国家战略需求领域的培养目标

  该专业由物理学院进行培养,人才培养根植物理,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依托电子科技大学优势工学学科,培养具有坚实数理、电子信息基础,科学创新能力、全球前沿视野,并具备引领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一个或多个国家战略需求领域专业特长,受到系统科研实践训练的拔尖创新人才。

  2.全面发展与个性化发展相结合的培养方案

  以数学、物理、电子信息的专业特质课程构成全面的“强基基础”必修课程模块;开设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专业方向核心课程及科研项目实践课程,构成“专业特长”选修课程模块。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易单招

微信账号:danzhaobang 复制

易单招合作热线

15996434567

周一至周日:9:00-21:00

2013-2025 易单招,All Rights Reserved.|苏ICP备18060098号-16 | 苏公网安备 50019002502480号

公司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广月路3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