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单招欢迎您!

易单招

  • 学校
  • 文章
  • 专业
  • 专题

关注微信

联系电话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
东南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培养方案
报考指南     更新时间:2025-04-19 浏览量:4 次

东南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于4月21日开启报名,为了助力考生更加顺利地完成报名,易单招网小编特此为大家详细整理东南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培养方案,一起来看!

 

东南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培养方案

围绕党和国家在新时代赋予“双一流”高校的使命,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领域,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条件资源建设,努力造就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担当引领未来和造福人类的领军人才。各招生专业(类)均设立单独的培养方案,具体以各学院公布为准。其中哲学专业依托人文学院培养,数学类专业依托数学学院和人工智能学院进行培养,包含两套培养方案,物理学类专业依托物理学院和集成电路学院进行培养,包含两套培养方案,化学专业依托化学化工学院培养。

 

(一)阶段性考核和分流补入办法

实施本硕博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完全学分制,本科采用3至4年的弹性学习年限。入学后一般不得调整专业,确有特殊困难或者特殊需要,无法继续在学校强基计划录取专业学习的,可以申请在学校强基计划招生专业范围内转到相近专业,不得转到其他普通类专业。

实行阶段性学业考核和动态退出与补入机制。各学院制定实施细则,每学年对强基生进行一次阶段性学业考核,并实施动态进出机制,确保强基生的培养质量。学业考核未达到强基计划培养要求的学生应退出强基计划,原则上应转入本专业的普通班就读;如本专业没有普通班,学校将提前明确退出学生可转入的相近专业范围,且学生高考成绩须达到拟转入专业同一生源地相应年份录取成绩。原则上不再遴选补入本科三年级及以上学生。

强基生也可申请自愿退出强基计划。退出强基计划的学生原则上不得再转专业,不再具有申请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不再享受强基生的相关待遇。

 

(二)本硕博衔接培养方案

学校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交叉、强创新”的培养路径,整合全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重构本硕博衔接的培养体系。本科阶段旨在夯实基础学科能力素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欲望;硕博阶段旨在本学科或交叉学科进行深入研究,并做出创造性成果。

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制定独立的培养方案,单独编班组织教学,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实施导师制、书院制、完全学分制与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卓越化、本研一体化的“三制五化”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能够更好激发学生潜能与创造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三)其他激励机制

1、推荐研究生(含直博)

东南大学对符合培养要求的强基计划学生实行本研衔接培养。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学生主要在强基计划所在基础学科专业进行培养,部分学生也可根据培养方案在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进行学科交叉培养。本研衔接专业范围见各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培养方案,具体专业招生名额以当年度学校公布的工作方案为准。

2、奖学金

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在本科阶段优先享受校长奖学金等高级别奖励,并设立专门奖学金。

3、国际交流

本科阶段,资助强基计划学生赴海外国际高水平大学学习交流,为每位学生提供至少一次参加国外课程学习、国际高水平竞赛、国际暑期学校、国际联合毕业设计等各类国际交流项目或活动的机会。

4、科学研究

本科阶段,为每名学生配备师德高尚、学术精湛、教学水准高的导师,学生提前进入导师课题组,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等课题研究;强基计划学生在参加科研训练项目、创新实践活动等方面享有优先权;学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和协同创新中心等重大科研平台优先面向强基计划学生开放。

5、荣誉

设立一批“荣誉课程”;在评奖评优中,设立强基计划新生奖学金覆盖全体新生,设立强基计划专项奖学金,并在校长奖学金中单列名额。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易单招

微信账号:danzhaobang 复制

易单招合作热线

15996434567

周一至周日:9:00-21:00

2013-2025 易单招,All Rights Reserved.|苏ICP备18060098号-16 | 苏公网安备 50019002502480号

公司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广月路3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