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单招欢迎您!

易单招

  • 学校
  • 文章
  • 专业
  • 专题

关注微信

联系电话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培养方案
报考指南     更新时间:2025-04-19 浏览量:5 次

国防科技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已经公布,报名时间至5月9日考生可登录国防科技大学强基计划报名平台进行报名,那么各专业后续培养方案如何呢?今天一起来看看吧!

 

国防科技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培养方案

(一)培养机制

“强基班”按照“3+1+X”本研衔接的模式进行培养。“3”是指在数学、物理学专业的本科基础学习阶段培养3年;“1”是指本研衔接阶段培养1年;“X”是指通过转段方式进入研究生阶段培养,基本学制年限按学校研究生培养有关要求执行。

“强基班”前3学年主要进行基础课程和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从第3学年开始,可选择研究方向,开展毕业设计预研究工作,每学期选拔优秀学生参与导师组主导的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开展科研工作;第4学年确定研究方向和导师,深入参与相关科研项目攻关,在导师指导下开展毕业设计,并初步确定研究生课题。取得本研转段资格者,可提前修读研究生课程,研究生培养阶段承认其取得的学分;研究生阶段按照对应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培养,保持与本科阶段人才培养的延续性和衔接性。

 

(二)考核退出机制

本科阶段:“强基班”第1、2学年末进行阶段性考核,第3学年末进行本研转段考核。阶段性考核时,有下列情形之一,调整出强基班:主动申请退出“强基班”者;连续两学期综合排名在本班后5%(含)者;必修课程累计2门及以上不及格(含补考及格)者。本研转段考核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调整出“强基班”:不符合学校研究生入学体格检查标准者;未修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前3个学年的必修课程者;英语水平、学业表现未达到进入研究生阶段培养必要要求者。

研究生阶段:研究生应按时完成开题和中期考核。无法按时完成开题的,可申请延期,硕士研究生每次延期不超过3个月,博士研究生每次延期不超过6个月,原则上延期不超过2次。开题或中期考核2次未通过,或者未按时完成者,将按学籍管理相关规定作分流处理。直接攻读地方博士研究生和军人硕博连读研究生学业进展困难或导师认为不宜继续按照博士研究生培养,可申请转为按硕士研究生培养,获批后学籍身份调整为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按所在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执行,且需按硕士研究生要求进行开题和中期考核。

 

(三)本研衔接

国防科技大学对符合培养要求的强基计划学生实行本研衔接培养。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学生主要在强基计划所在基础学科专业进行培养,部分学生也可根据培养方案在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进行学科交叉培养。本研衔接专业范围见各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培养方案,具体专业招生名额以当年度学校公布的工作方案为准。

路径衔接:研究生阶段学员可选择不同研究生培养路径:一是学员符合教育部及国防科技大学当年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具备硕士研究生培养潜质、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学习成绩优秀的,并满足转段相关条件可被推荐免试为地方硕士研究生,其中部分拔尖学员可获得直接攻读地方博士研究生资格。二是学员符合当年教育部、军队关于招收推荐免试生相关政策和学校选拔招录地方应届生入伍攻读研究生相关条件的,可参照相关要求,申报参军入伍攻读军人研究生,入伍后也可参与军人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获得硕博连读资格。

 

(四)培养特色

1.坚持兴趣引领,实施个性化培养。充分结合每一名学生特点及兴趣爱好,设计个性化培养方案,释放学生自主学习空间,鼓励学生自由探索、自我管理,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发展。

2.配备学业导师,实施全程培养。每名学生配备本科全程导师或由博导、青年骨干和管理专家构成的导师组,对其课程学习、科研工作、生活等多方面进行关心指导,助力学生更好成长成才。除在数学、物理学领域遴选外,还广泛邀请全校各学科院士、杰青、教学名师等专家担任全程导师,

3.重视科研实践,提升创新实践能力。建立优秀学生参与重大科研攻关项目机制,鼓励学生深入参与导师课题。本科期间不定期发布相关学科及交叉学科课题,鼓励学生自由申请。第三学年开始,每学期选拔优秀学生参与导师组主导的重大科研项目攻关,提前接受科研实践,实现前沿课题、一流导师和优秀学生的有机结合。联合优质企业、研究所等地方单位建设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开展校外实习,强化综合能力素质培养。

4.坚持开放交流,拓展国际视野。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授课,参与前沿讲座、实践项目、交流研讨、论文指导等教学活动。通过联合培养、暑期学校、短期学习、国际性学术活动等方式,选送学生到国内外一流大学进行学习交流,开拓学术视野、增强学术自信、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

5.设立专项奖学金。设立专项“强基奖学金”,奖励数理专业学习成绩和实践能力优异的学生。强基计划学生亦可参评学校面向地方生设置的其他各类奖助学金。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易单招

微信账号:danzhaobang 复制

易单招合作热线

15996434567

周一至周日:9:00-21:00

2013-2025 易单招,All Rights Reserved.|苏ICP备18060098号-16 | 苏公网安备 50019002502480号

公司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广月路3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