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强基计划报名即将启动,这是普通考生冲击985的机会,也是竞赛生冲击清北复交等顶尖高校的黄金通道,但许多考生却因定位模糊错失良机。其实无论考生是竞赛生还是非竞赛生,找准定位+精准规划,都能在强基赛道抢占先机!
易单招网小编按竞赛奖项划分为金银牌考生、铜牌/省一/省二/省三考生、非竞赛生三大赛道,手把手教你制定专属备考策略以及避坑指南,建议收藏!
1、破格入围直通校测
拥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竞赛金银牌的竞赛生,可享有破格入围强基计划的资格,无需竞争普通赛道,免去入围阶段的竞争压力。
2、单独考核一枝独秀
⚡破格生免笔试优惠
所有强基院校会对强基计划金银牌破格生单独进行考核,大部分高校会有免笔试优惠,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要求银牌破格生参与笔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4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在校测面试中
竞赛生可以通过介绍自己的竞赛经历和成果,展现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综合素质,给面试官留下深刻印象。
3、专业精准匹配
目标招生专业与金银牌考生竞赛科目相匹配时,如数学金牌报考数学专业、物理金牌报考物理专业,都能更好地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深造。并且,学科特长与培养方向高度契合,在面试中更易展现学科特长以及科研潜力。
1、高考冲刺要补短板、保底线
注重高考成绩,重点突破语文、英语等竞赛生常见弱项,确保能达到往年一类考生入围分数线边缘,争取绝对优势。
2、强基校测“碾压式”备考
金银牌考生可以将校测备考精力重点放在面试中,提炼竞赛经历中的亮点,提前准备“学科交叉课题”,强化面试科研陈述能力,补充交叉学科知识。
3、参营经历补充
重视清北等高校的营期活动,例如金秋营、夏/冬令营、大中衔接活动等,营期表现优异的考生在强基破格入围审核和校测中也会占有一定优势。
勿因“破格资格”忽视高考,破格生当心因高考分不够未能被录取,造成遗憾!
1、入围优势
铜牌/省一/省二/省三竞赛生虽然未能以金银牌破格生入围,但无论是数学还是物理,都是竞赛生的重点科目,想要在数学、物理等科目上考高分相对更容易,也就更具有“单科小破格”和单科成绩加权入围的优势。
1️⃣“单科小破格”是2024年部分高校新增加的强基入围政策,如北理、西工大、大连理工、中大等高校,设有数学、物理等单科成绩达到一定分数可破格入围参加校测。
△西北工业大学2024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2️⃣单科成绩加权入围是部分高校通常会在数学、物理、化学等核心重点科目设置加权系数,加权系数从1.2-1.5不等,因此这些科目的入围成绩会远高于实际的高考成绩,入围成绩总分也就会高于高考成绩总分。非常适合竞赛生/数学等单科成绩优异的考生。例如:南开大学2024年强基计划中入围成绩为重要权重科目高考成绩*1.5+其它科目高考成绩之和。
△南开大学2024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2、校测优势
在强基计划校测笔试考核中,铜牌及省一二三奖项作用主要体现在试卷难度和“复交南”模式上。
首先,强基校测笔试难度通常接近或等同于竞赛水平,这对于经历过系统竞赛训练的学生来说,具有明显的答题模式和解题思路优势。
同时竞赛生具备的竞赛思维能力,使他们在解决高难度问题时更为得心应手,这对于强基校测环节尤为重要。
另外,上交、复旦、北航等10所高校采取“复交南模式”,即报名成功考生均可参加校测初试,参照初试成绩确定复试入围名单,不再依据高考成绩确定入围,这对于竞赛生更有利!
如果竞赛生高考成绩不是特别拔尖,但因为有竞赛经验和奖项,更有机会通过校测初试的出色发挥,争取入围复试的机会,实现逆风翻盘,最终上岸理想高校。
1、重点突破薄弱科目
铜牌/省一/省二/省三竞赛生要针对性补弱,加强逻辑训练,如快速阅读、议论文写作,关注目标专业前沿性研究、时事热点等。
2、校测“差异化”突击
铜牌/省一/省二/省三竞赛生可以利用竞赛基础在校测中拉开差距。
1️⃣笔试高考探究题的延伸题型往往是拉开差距的关键。铜牌/省一/省二/省三竞赛生无需深入钻研竞赛难题,但要掌握竞赛初赛的基础题,拓宽解题思路,提升思维能力。重点研究目标院校往年的校测试题,了解其命题风格和重点。
2️⃣面试是全面展示个人综合素质和专业潜力的舞台。要精心准备自我介绍,突出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经历和优势,邀请老师或同学进行模拟面试,模拟真实面试场景,练习逻辑表达能力。
3️⃣完善综合素质档案。认真梳理自己的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经历,深入挖掘每项经历中的收获和成长,确保在面试中能够自信、流畅地阐述,展现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
1、铜牌/省一/省二/省三竞赛在报考南京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学时,报名材料中需上传获奖证书及个人学科潜质说明,可以增加高校对考生良好印象,在校测环节中有较大优势。
△南京大学2024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2、仅限铜牌/省一,获奖证书可作为报考材料用于上传。例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强基计划报名材料可上传省一及以上奖项获奖证书,可提高报考成功率,为校测增添优势。
切勿盲目刷竞赛难题!大部分高校强基校测难度普遍低于复赛,过度备战反而挤压高考时间。
强基录取中非竞赛生占大多数,拼的是“高考绝对分+校测速成能力”。
1、高考成绩才是硬通货
①非竞赛生均以第一类考生报考强基计划,2024年有29所高校第一类考生以高考成绩(一本线/特招生以上)入围,因此需要狠抓高考成绩,强化基础学科,确保总分达到目标校入围线。
②在强基计划的录取中,高考成绩占综合成绩的85%,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各位同学一定要重视整体的复习效果,在高三最后的冲刺阶段不断地查缺补漏、掌握更多的考点。
2、校测“闪电战”
非竞赛生占强基录取人数大半,核心除了看高考成绩还要靠校测争取加分。
从近两年高校宣传和参加校测的考生反馈来看,笔试难度介于高考与竞赛之间,这就意味着,光靠高考那一套复习可不够,还得额外拓展知识面,提升思维能力,可以适当进行强基笔试方面的针对性培训,以应对高难度笔试。
面试的考试形式丰富多样,注重考查相关学科领域前沿研究,特别重视综合素质材料和探究性科研能力,这就要求考生们平时不仅要学好课本知识,还得多关注学科前沿动态、时政热点等,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可以让家长和老师帮助自己进行面试模拟,提前演练面试状态,才能在面试时才能游刃有余。
3、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材料是校测的“隐性加分项”,非竞赛生可以将社会活动经历、实践经验融入到综合素质评价材料,用以增加入围及校测优势。
同时,有些学校在面试成绩评分时会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材料。例如:南开大学2024年强基计划学校考核要求面试成绩会根据面试情况和考生综合素质档案综合得出。
△图源南开大学2024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拒绝认为“无奖不配报强基”!能够入围强基计划的考生高考成绩相差不大,占比15%的校测就显得格外重要,因此,非竞赛生一定不能忽视校测,校测成绩可能决定最终录取结果,一定要有所准备。
最后,从金银牌考生的“破格冲刺”到非竞赛生的“高考突围”,强基计划本质是“基础学科潜力的综合比拼”。考生家长需明确:竞赛生勿因奖项懈怠高考,非竞赛生勿因“无奖”放弃强基,立即行动才是硬道理。2025强基之战已拉开序幕,每个考生都有专属的突围路径,现在准备,为时不晚!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易单招
微信账号:danzhaobang 复制
易单招合作热线
15996434567
周一至周日:9:00-21:00
2013-2025 易单招,All Rights Reserved.|苏ICP备18060098号-16 |
苏公网安备
50019002502480号
公司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广月路30-06号
报名咨询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