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强基综评的赛道上,抓住高校招生亮点,就是抓住了进入名校的钥匙。易单招网小编特整理2025年武汉大学本科招生亮点,新增人工智能学院,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下。
1.新增人工智能学院、新增空间科学技术学院
2.弘毅学堂工科试验班整合专业
3.雷军班
4.转专业政策:50%成功率
5.双学位政策
6.高考直招22个试验班+23个试验班二次选拔
7. 二次选拔
今年武汉大学将在全国扩招85人。
1️⃣新增两个学院:分别为人工智能学院和地球与空间科学技术学院。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整合优势学科资源,培养未来科技领域精英人才。
2️⃣弘毅学堂工科试验班整合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智能制造等专业资源优势,设立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微电子与集成电路等专业。
按培养类别
◎弘毅学堂9大试验班——跨学科、高自由度、书院制
弘毅学堂是武汉大学实行跨学院大类招生和跨学科融合培养的试验区,是学校创建书院式学术生活社区的前哨站,也是武汉大学的荣誉学院。依托武汉大学强大的学科优势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实施“一型二制三化”(研究型、导师制、书院制、个性化、小班化、国际化)的特色培养模式,在科研教学、出国交流、保研推免、奖学金等方面倾斜资源。2024年弘毅学堂招生人数由245人增加到400人,各省均衡投放。2024年,弘毅学堂设置9大试验班。新生进入弘毅学堂后,军训期间可在9个试验班中任选,可选择试验班内专业双学位或主辅修学习。其中,人文科学试验班、未来科技试验班部分学生一年后可全校任选专业(医学长学制除外)。
◎衔接培养试验班——本研贯通
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整合教育资源,统一安排课程、科研实践、管理考评,打通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培养阶段,统筹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从本科起步培养高水平、研究型人才的教育培养模式。通过考核的学生直接进入研究生培养阶段,完成从本科学习到研究生学习的无缝衔接。
3️⃣ “雷军班”继续面向全国招生,本博贯通培养。
◎雷军班——产教融合,本硕博多元化培养
雷军班是武汉大学探索多元化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由雷军校友亲自领衔,旨在培养未来计算机学科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雷军班计划招生30人,其中一半对高考招生,一半面向全校新生二次选拔。雷军班强化校企共建,产教深度融合,产业导师、学业导师和工程导师“三师共育”,实行更加灵活的课程学分认定和评价制度,包括部分课程免修免考、弹性学制和科研轮转机制等。学生可以自主定制大学学习,达到学业标准的学生可100%保研、100%直博。雷军班有丰厚的奖助学金,100%资助学生国际交流与研修。
4️⃣转专业政策
学生入校后拥有两次全校范围内转专业的机会。转专业的政策是“转出无门槛、转入有要求”,即学院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学生提交转专业申请,但转入学院若因转入学生过多,会有考核方式。我校近两年申请转专业的本科生中约一半学生成功转专业。
5️⃣双学位政策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学校鼓励其根据自己的志趣按照辅修专业、双学位培养方案选修课程。毕业时,在获得主修专业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的前提下,辅修了另一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25学分者,可颁发辅修专业证书;辅修了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50学分,并完成该专业毕业论文,可授予双学位。
◎主辅修双学位试验班主辅修双学位试验班群贴合当下多元人才需求,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开启副本的平台,提供辅修专业和主修专业融合的优质方案。满足辅修专业毕业要求后的学生可获得辅修学位认证。
6️⃣高考直招22个试验班+23个试验班二次选拔
◎20个试验班面向高考直招通过高考招生的试验班共有20个,考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直接填报即可报考,包括3类弘毅学堂试验班、雷军班和多种本研衔接培养试验班等。
◎23个试验班采用进校二次选拔二次选拔将在新生入校后进行,大部分试验班面向本院学生开放选拔,更有雷军班、数学中法拔尖班等特色试验班向全校学生实行遴选,给予学子在不同层面选择的机会。
7️⃣二次选拔
◎院内二次分流进校后先按照专业大类进行培养,大二或大三时在学院内部进行分流或遴选进入。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易单招
微信账号:danzhaobang 复制
易单招合作热线
15996434567
周一至周日:9:00-21:00
2013-2025 易单招,All Rights Reserved.|苏ICP备18060098号-16 |
苏公网安备
50019002502480号
公司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广月路30-06号
报名咨询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