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单招欢迎您!

易单招

  • 学校
  • 文章
  • 专业
  • 专题

关注微信

联系电话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
2025年高考作文热点主题——知行合一等治学名言的思考
高考复习     更新时间:2025-04-06 浏览量:6 次

距离2025年高考日期越来越近,每年高考作文都是大家比较关注的话题,因为作文主题每年都会反应些社会状况,那么今年高考作文主题会是什么呢?易单招网小编整理了2025年高考作文热点主题——知行合一等治学名言的思考 ,附范文,一起来看看吧!

 

2025年高考作文热点主题——知行合一等治学名言的思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人有很多关于治学的感悟,流传到今天被人们信奉为至理名言。但把这些名言警句放在一起看,似乎有些情理相悖。如:《论语》里面说:“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荀子却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杜甫告诉世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而朱熹却告诫人们:“读书不可贪多,且要精熟。” 苏轼说:“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却有人感叹说:“百无一用是书生。”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1.理解材料内容:

材料列举了古代先贤关于治学的不同观点。这些观点单独看都是正确的,但放在一起似乎存在矛盾。

2.把握核心问题:

需要分析这些看似矛盾的观点背后的深层含义。探讨如何在治学过程中协调这些不同的观点。

 

立意

1.治学之道,需综合辩证看待诸家观点。

2.个性化治学与共性化指导相结合。

3.知行合一,方为真学。

4.治学态度与方法的多元融合,方能致远。

 

优秀范文

千古文章意为先,治学当思学思用

千古文章意为先,治学当思学思用。古人关于治学的感悟,虽流传至今,却往往情理相悖,让人深思。孔子曾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在告诫我们,学习与思考需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然而,荀子却提出:“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似乎在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暗示单纯的思考不如实际的学习收获来得直接。这两种看似矛盾的观点,实则蕴含着深厚的治学智慧。 读书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杜甫对读书的极高评价。他鼓励我们广泛涉猎,积累知识,以达到文思泉涌的境界。然而,朱熹却提出:“读书不可贪多,且要精熟。”他强调的是读书的质量而非数量,只有深入理解,才能真正掌握知识。这两种观点并不冲突,反而相互补充。广泛阅读可以开阔视野,精熟研读则能深化理解,二者相得益彰。

苏轼曾言:“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他赞美读书人内在的修养与气质,认为书籍能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然而,也有人感叹:“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揭示了知识的局限性,暗示单纯的学术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并无实际用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否定读书的价值,而是提醒我们,在读书的同时,也要注重实践,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面对这些看似矛盾的古训,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呢?我认为,关键在于把握其中的“度”。学习与思考要相辅相成,既要注重知识的积累,也要善于思考,通过思考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读书既要广泛涉猎,也要精熟研读,既要追求知识的广度,也要注重知识的深度。此外,我们还应该将读书与实践相结合,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知识的价值。

在当今社会,知识爆炸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更应该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我们应该像古人一样,既注重知识的积累,也善于思考与实践。我们应该明白,知识不仅仅是用来炫耀的资本,更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总之,千古文章意为先,治学当思学思用。我们应该在广泛涉猎的基础上精熟研读,在深入思考的同时注重实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领悟知识的真谛,将其转化为我们的智慧与力量,为我们的生活与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易单招

微信账号:danzhaobang 复制

易单招合作热线

15996434567

周一至周日:9:00-21:00

2013-2025 易单招,All Rights Reserved.|苏ICP备18060098号-16 | 苏公网安备 50019002502480号

公司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广月路3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