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单招欢迎您!

易单招

  • 学校
  • 文章
  • 专业
  • 专题

关注微信

联系电话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
强基院校专栏 | 四川大学院校详细介绍
招生政策     更新时间:2025-02-13 浏览量:34 次

为了帮助各位考生和家长一站式了解院校情况,快速查找可靠信息,我们特建立了【强基院校专栏】,在本期中我们将为大家详细的介绍四川大学,接下来跟随易单招网小编一起来看具体内容!

 

院校介绍

  全日制公办本科中央直管综合类

  双一流 985 211

  四川大学,简称川大,位于四川成都,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A类)、985工程、211工程、 入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珠峰计划、强基计划、英才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成员。在“2024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四川大学位居全球第98名。

  学校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学技术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经过两次合并而成。原四川大学始于1896年四川总督鹿传霖奉光绪特旨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近代高等学校;原成都科学技术大学是新中国院系调整时组建的第一批多科型工科院校;原华西医科大学源于1910年由西方基督教会组织创办的华西协合大学,是西南地区最早的西式大学和中国最早培养研究生的大学之一。1994年原四川大学和原成都科学技术大学合并为四川联合大学,1998年恢复“四川大学”校名。2000年与原华西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四川大学

  截至2024年12月,学校有望江、华西和江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7050亩,校舍建筑面积281.7万平方米;设有37个学科型学院(系)及海外教育学院,开设107个本科招生专业;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3个,博士交叉学位授权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7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9个,博士后流动站48个;有教学科研岗共6682人,全日制普通本科生3.8万余人,硕博士研究生3.3万余人。

 

学科评级

  根据教育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四川大学学科评估结果共有A、B、C三类专业的评级排名。这些上榜学科均属于四川大学的优势学科,实力强盛。

序号 院校名称 学科名称 评估结果
1 四川大学 口腔医学 A+
2 四川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 A
3 四川大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A-
4 四川大学 数学 A-
5 四川大学 化学 A-
6 四川大学 生物学 A-
7 四川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A-
8 四川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A-
9 四川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A-
10 四川大学 软件工程 A-
11 四川大学 临床医学 A-
12 四川大学 药学 A-
13 四川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A-
14 四川大学 护理学 A-
15 四川大学 工商管理 A-
16 四川大学 公共管理 A-
17 四川大学 法学 B+
18 四川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 B+
19 四川大学 新闻传播学 B+
20 四川大学 考古学 B+
21 四川大学 中国史 B+
22 四川大学 生态学 B+
23 四川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B+
24 四川大学 水利工程 B+
25 四川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B+
26 四川大学 基础医学 B+
27 四川大学 中西医结合 B+
28 四川大学 美术学 B+
29 四川大学 哲学 B
30 四川大学 理论经济学 B
31 四川大学 世界史 B
32 四川大学 物理学 B
33 四川大学 机械工程 B
34 四川大学 光学工程 B
35 四川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 B
36 四川大学 土木工程 B
37 四川大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B
38 四川大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B
39 四川大学 艺术学理论 B
40 四川大学 设计学 B
41 四川大学 应用经济学 B-
42 四川大学 政治学 B-
43 四川大学 统计学 B-
44 四川大学 力学 B-
45 四川大学 电气工程 B-
46 四川大学 核科学与技术 B-
47 四川大学 民族学 C+
48 四川大学 社会学 C+
49 四川大学 仪器科学与技术 C+
50 四川大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C+
51 四川大学 城乡规划学 C+
52 四川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C+
53 四川大学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C+
54 四川大学 系统科学 C
55 四川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C
56 四川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C
57 四川大学 风景园林学 C
58 四川大学 纺织科学与工程 C-

 

2024强基招生要点

  1)招生条件:

  ①高考成绩优异的考生;②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五大学科竞赛国二及以上

  2)招生专业:

  汉语言文学(古文字方向)、历史学类(含历史学、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工程力学、化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

  3)报考程序:

  报名→综素材料上报→高考→校测考前确认→高考出成绩→入围名单→校测→录取

  4)入围考核办法:

  第一类考生根据高考成绩入围

  高考改革省份:特招线上40分(非750分制省份按比例折算)

  非高考改革省份:一批线上理科60分(含)/文科40分(含)

  5)考核测试:

  笔试、面试、体测

 

2024强基招生入围分数线

 

2024本科招生分数线(部分)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易单招

微信账号:danzhaobang 复制

易单招合作热线

15996434567

周一至周日:9:00-21:00

2013-2025 易单招,All Rights Reserved.|苏ICP备18060098号-16 | 苏公网安备 50019002502480号

公司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广月路3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