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高中家长焦虑孩子学习动力不强,对孩子安于现状或躺平束手无策,殊不知这背后很多都是父母的错误认知,在潜移默化中阻碍了孩子的成长。
比如:“你学习不好,将来就没有出息!”
这样略带恐吓的话相信很多家长都说过,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过于狭隘,单纯以成绩去预判孩子的未来,忽略孩子在其他方面的潜力和优势,会让孩子对成绩产生执念。
特别是一些内心原本不够强大、抗压力弱的孩子,他们会因为成绩退步,很快就对自己失去信心,对未来丧失奋斗欲望,进入躺平状态。
父母的认知决定了孩子的未来,父母不开窍,孩子必走弯路,各方面的发展一定比同龄人慢。
有的父母喜欢用一句“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来展示自己年龄大、经历多带来的认知优势,其实并不是这样。
父母的经历具有自己的单一性和独特性,这就导致了认知局限在这里,无法拓展其他环境和遭遇下的思维,并没有多大的参考性。
认知有限,要怎么为孩子助力呢?跟着易单招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多鼓励、认可、表扬
这个世界本质上只有一种教育,就是通过鼓励与支持的教育:在顺境时鼓励叫做鼓励教育,在逆境时鼓励叫做挫折教育。
网友空白格说:“记得高中有一次考试考得很砸,开家长会的时候,我十分煎熬。开完后妈妈问我是不是学习累了,要不要出去吃一顿。那个瞬间对我真的是当头棒喝,比任何言语上的打压都有力量。
直到现在,我妈还是把‘我家宝贝最棒’挂在嘴边。虽然我心里知道我可能没有这么好,但是做事的时候心里总多了份底气,也更加有冲劲。总之,有爸妈的鼓励,就算周围再黑暗,心里也会装满了阳光。”
2、理解不了就尊重
理解是一种能力,但很多父母并没有能力理解孩子,只好反过来求孩子来理解他们。
我觉得,若能力实在达不到,无法共情和理解,那起码应该做到一种接纳与尊重。
当和孩子发生矛盾冲突时,秉持着“虽然我不理解,也不认同你的想法是对的,但是,我尊重你的想法,也给你时间去寻找正确答案,这种小矛盾并不影响我们相亲相爱。”这样的原则和孩子相处,这才是青春期舒服的亲子关系。
3、不把焦虑、恐惧散播给他
生活的焦虑把成年人搞得焦头烂额,每天绷紧情绪,看着竞争激烈的大环境,再看着成绩起伏不定还无动于衷的孩子,对未来心生恐惧,很容易会把这种情绪扩散到孩子身上。
学习本应该是充满乐趣和探索的过程。当就业压力被不断强调时,学习就变成了一种功利性的行为,失去了本身探索学科的热爱,扼杀了学习兴趣。
如果他们学习成绩不够好,就会认为自己将来在就业市场上没有竞争力,这种自卑情绪如果长期存在,会阻碍孩子社会性的发展,使他们难以融入社会,对未来失去信心。
4、不向孩子灌输愤怒、委屈
诉说生活不幸、哭穷、说另一半的坏话……心理学上有个词叫“亲子角色倒置”,指的是父母和孩子的角色颠倒过来了,也就是长不大的父母和不得不长大的孩子。
成年人要学会消化自己的负能量,不管生活如何,都是自己的决定和选择,与孩子无关,这不是孩子的过错。
别把为了孩子牺牲掉了什么天天挂在嘴边,在家庭之中,给孩子营造过于强烈的愧疚感和赎罪感,会让孩子变得悲观,对婚姻失去信心。
长时间灌输这些,会导致孩子讨厌或看不起父亲或母亲,把父母婚姻的不幸归结到自己身上,既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甚至于未来的人生。
5、别把你的认知复制给他
有时候,父母认知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信而又无知的父母。干什么都很平庸,眼界窄而短视,反而把自信集中在控制教育孩子上,这才是真的锁定了孩子的认知上限。
如果父母掌控欲强,不学习,又无法接受新事物,非要子女听他的,基本上子女这辈子出头的可能性不大。
如果咱并非什么厉害的成功人士,在认知一块何不索性放一点手,跟孩子相处最佳的模式就是:“我们不懂,你自己去学,去问,去调查,自己觉得怎么好,想明白了,跟我们说,我们出钱出力。”
当孩子在认知上没有依靠,突破家庭的束缚,反而会主动去四处观察、调研求证,去自己开悟,一点点进步。运气好的遇到个贵人或是人生导师,加持一下,可以走上和父母截然不同的道路。
孩子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并非学习机器,在高中阶段,兴趣爱好、社交能力、情感需求等同样需要得到关注和发展。
一个心里阳光、积极乐观,在生活中有热爱、接地气的孩子才能走得更远,这样的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能从其它方面汲取支持和鼓励,更容易重拾信心和动力,而不是一经打击就一蹶不振。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加油,加油!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易单招
微信账号:danzhaobang 复制
易单招合作热线
15996434567
周一至周日:9:00-21:00
2013-2025 易单招,All Rights Reserved.|苏ICP备18060098号-16 |
苏公网安备
50019002502480号
公司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广月路30-06号
报名咨询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