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雅的退出是对孩子的负责,学会退出是父母智慧的体现!愿每位父母在养育孩子的旅途中,持续反思,寻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一、从“包办者”的角色中退出
高中有很多这样的家长,因为害怕耽误孩子学习,无论大事小事通通包办,既不让孩子做,也从来不教孩子做,导致孩子生活上缺乏很多常识。很多同龄人会的东西,早早明白的道理,他什么也不知道。
父母觉得这是对子女的爱,但却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子女如何成长,以后进入社会需要怎么样的人生技能。
这样的“以爱之名”的包办有多危险呢?
很多孩子就这样长成了“妈宝男”、“乖乖女”,到了大学一点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有的孩子把脏衣服打包邮回家给家长洗,还有的家长甚至直接去大学附近租房继续陪读。
本该是孩子锻炼自己、提高自身能力的时候,你全给包办了。当孩子大学毕业成了“家里蹲”、“啃老族”的时候,家长这时又开始抱怨了,“这么大人怎么不出去闯闯?”,“怎么不去找工作?”,“怎么不去谈个恋爱?”是孩子不想吗,问题是孩子有这能力吗?
作为高中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全面发展,不能早早地抹杀其个性,该给的自由空间要给,该放手时要放手,不能让其总在笼子里生活,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
二、从“控制者”的角色中退出
控制欲强的家长通常自身很优秀,高自尊,对自己的要求高,对孩子的要求自然也很严格,生怕孩子不争气,不然自己太打脸。
这样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内心充满担忧和不信任,总是担心孩子会被别人带坏,会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他们的社交活动,不敢放手。
他们甚至会在不经意之间通过亲子关系来操纵孩子的感受或想法,导致孩子在情感上长久依赖父母,生出对生活的无力感,认为自己不能够控制自己的生活,命运始终由其他人控制。
控制型父母的几个典型迹象:
1、要求孩子盲从和从众、不让孩子自己做决定、不让孩子参与家庭决策,不能质疑父母的任何决定;
2、不鼓励孩子选择或独立、决定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边界感,过度“帮助”孩子;
3、操纵和利用亲子关系,通过诱导、让孩子内疚或撤回自己的关爱来要挟孩子;
4、期望过高,给孩子制定不切实际的高标准;
6、制定许多死板的规则,但自己并不遵守,随意修改规则;
7、对孩子缺乏同理心、拒绝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相信自己永远是对的。
三、从“差评师”的角色中退出
孩子考好了,不表扬也就算了,还要阴阳怪气。
“要不是我天天督促你学习,你能考这么好?”“你看你们班的谁谁谁,又考第一,你什么时候能考个第一?”“次次能考好,才是真的好。”
一旦考差了,更要命了,各种尖酸刻薄、翻旧账和苦情戏必定要准时上演。
父母的差评,是给孩子最深的伤害,无形中让孩子认为“我真差劲”。父母若是长期扮演孩子的差评师,孩子只会不断朝着差评的方向走去。
人,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孩子能够在父母肯定和鼓励中充满力量,拥有面对这个世界的勇气。
所以,别吝啬你的赞美,一定不要做孩子的差评师。
四、从“唠叨者”的角色中退出
很多人说,唠叨,是父母参与高考的一种方式,父母用说教想要在学习方面帮助你,或者纠正你的错误。
但是对高中生来说,在学校学习压力已经很大,好不容易回家,想要休息,父母的唠叨又把你拉回到高压状态,很难不厌烦。
所谓“杯满则溢”,在一件事情上,如果你说得越多,孩子往往做得越差,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可能前一秒还是母慈子孝、一派祥和的场景,但只要父母开启了嘴皮子轰炸模式,孩子就会分分钟炸锅。
唠叨,是精神上的疲劳轰炸,不仅没有帮到孩子,反而增添烦恼。
爱唠叨的家长内心深处是缺乏安全感的,他们总是担心自己没有交代清楚,害怕孩子出错。有时候,可怕的并不是父母提醒你什么,而是反复的提醒。同一个问题或事情,天天说,天天催,日复一日,形成了一种习惯。
给孩子多一点信任,多让孩子表达,多听孩子说话,亲子间的氛围才能更好。
家庭教育是一个不断探索和调整的过程,父母的自我反省和适时改变,通常能够使问题迎刃而解。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易单招
微信账号:danzhaobang 复制
易单招合作热线
15996434567
周一至周日:9:00-21:00
2013-2025 易单招,All Rights Reserved.|苏ICP备18060098号-16 | 苏公网安备 50019002502480号
公司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广月路30-06号
报名咨询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