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首届招生以来,强基计划因降分优惠、本硕博衔接培养模式、高考双保险等优势,受到了众多考生家长的青睐。有很多考生家长只听说强基计划能“低分上名校”,并没有对强基计划进行深入了解就想着报考,强基计划真的适合每一个人吗?哪些学生不适合报考强基计划?
自2020年首届招生以来,强基计划因降分优惠、本硕博衔接培养模式、高考双保险等优势,受到了众多考生家长的青睐。有很多考生家长只听说强基计划能“低分上名校”,并没有对强基计划进行深入了解就想着报考,强基计划真的适合每一个人吗?哪些学生不适合报考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适合所有人报考吗?
从近几年的招生政策来看,强基计划招生更注重对基础学科的浓厚兴趣和综合素质优秀,所以招生对象大致包含两种类型:综合素质优秀及基础学科拔尖。各高校的招生简章也明确了两类招考对象的具体条件:
第一类: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份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以各省份划定分数线为准),且高考成绩达到我校在该省份强基计划招生入围标准。
第二类:对于获得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二等奖(含)以上成绩的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份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以各省划定分数线为准)可入围相应省份的强基计划考核。
以下几类考生不建议报考:
1.高考成绩不匹配
强基计划招生的高校全部为“985院校”,这就要求考生的高考成绩要与这些高校的层次相匹配。如果考生本身高考成绩与39所“985院校”差距较大,那么花了很多心思去研究志愿、备考,最后却没能入围,不仅是浪费时间,而且对考生心态也有较大影响。
2.对专业有执念
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本科阶段原则上不得转到其他专业就读,有些考生对强基计划专业并不感兴趣,甚至有些排斥。
再加上强基计划特殊的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如果是在自己不喜欢、不感兴趣的专业学习、研究很多年,对于学生来说还是很痛苦的。所以那些对专业有比较强执念,同时志愿专业又不在强基计划范围内的考生,就要谨慎考虑是否报考了。
3.擅长考试,校测小白
在高考高分段群体中,存在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对于高考有着独特的心得,无论是考试内容还是题目风格都得心应手。可他们也同样拥有很大的劣势:他们对于参加除高考外的考试时,心理素质较低,对于超纲内容和非高考题型的解答能力非常有限。
在强基计划综合成绩中,考生高考成绩占比85%,校测成绩占比15%,虽然校测在总成绩中只占比15%,但真正能和其他报考同学拉开差距的,恰恰是这15%。
校测往往难度是大于高考的,甚至会出现一些竞赛同水平题目,没有过硬的学科核心素养,很难在优中选优的校测中脱颖而出,拿到录取名额。
4.缺乏科研精神、思维及研究性学习能力
强基计划是国家集中优势资源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计划,所以要有立志投身某一事业,为祖国科研事业奉献的决心。在强基计划的高校招生中,这一点也会是重点考核项。因此,科学精神、思维及探究性学习能力也是判断要不要报考强基计划的重要因素。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易单招
微信账号:danzhaobang 复制
易单招合作热线
15996434567
周一至周日:9:00-21:00
2013-2025 易单招,All Rights Reserved.|苏ICP备18060098号-16 |
苏公网安备
50019002502480号
公司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广月路30-06号
报名咨询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