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单招欢迎您!

易单招

  • 学校
  • 文章
  • 专业
  • 专题

关注微信

联系电话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
南京大学2025级本科生大气科学拔尖计划二次选拔方案
招生政策     更新时间:2025-08-07 浏览量:5 次

南京大学2025级本科生大气科学拔尖计划二次选拔方案近日公布。该计划旨在选拔不超过20名优秀学生,选拔时间定于2025年9月5日下午,此次拔尖计划聚焦于大气科学领域,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

 

  1、计划招生数:不超过20名

  2、选拔方案:

  (1)【初试】材料审核。根据学生报名材料,审核高考全科成绩、数学与物理单科成绩、理科类学科竞赛成绩,以及其他综合素质表现,确定初试成绩。初试成绩=高考理科百分制成绩+竞赛加分(加分标准:全国理科竞赛一等奖加5分,二等奖加3分;省级理科竞赛一等奖加2分,二等奖加1分)。依据初试成绩排序,择优遴选不超过30 人进入复试。

  (2)【复试】线下面试。面试每人6-8分钟,总分为100分。包括自我介绍(1分钟)和回答专家提问,主要考察对大气及地球系统科学的兴趣、未来发展定位、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沟通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学生无需准备PPT)。面试结果为专家打分平均值。

  (3)【选拔标准】最终成绩=初试成绩*0.3+复试成绩*0.7,按照最终成绩进行排序,录取人数不超过20人。复试成绩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

  3、选拔时间:2025年9月5日下午(地点待定)

  4、工作联系人:陈老师,联系电话:025-89682541

  5、邮箱地址:chenbing@nju.edu.cn

  6、线上咨询方式:2025大气科学拔尖计划咨询群(qq群号:984540427)

 

一、院系及专业简介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是我国现代气象教育的发祥地,其前身可追溯到1924年国立东南大学地学系气象组。1944年成立我国第一个气象学系,1985年更名为大气科学系,2008年成立大气科学学院,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2022年与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合作创立南赫学院。在百年历史进程中,大气学科为气象、环保、航空、水利和国防事业培养了7000多名优秀人才,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大气科学(拔尖计划)专业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国家级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和江苏省品牌专业。2020年起大气科学入选“拔尖计划”2.0基地建设,在拔尖人才培养中,将充分利用长期合作的芬兰赫尔辛基大学、“111”引智基地等国际化平台,发挥国际化课程资源、国际一流科研导师团队和国际一级科学观测平台(长三角大气与地球系统科学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SORPES与SORPES2.0、赫尔辛基大学SMEAR观测站)优势,培育国际化特色的拔尖人才。

 

二、培养目标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拔尖计划)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具有历史使命感、远大抱负和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遵守宪法、法规和校纪、校规,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勤奋学习,努力掌握现代化科学知识。围绕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挑战,以“双一流”学科建设为契机,以南大大气百年历史的学科积淀为基础,以一流的国际合作为支撑,不断改革创新,着力培养心怀远大抱负、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家国情怀、具备扎实的数理功底和大地学基础、系统掌握大气科学专业知识,对大气科学的前沿知识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具有很强的独立科研能力,能在未来引领大气与地球系统科学发展并支撑国家重大需求的拔尖创新人才,为我国引领地球科学国际前沿培养世界级学术大师奠定基础,也为我国应对“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生存环境挑战培养领军科技人才。

 

三、培养体系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拔尖基地不断深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以“拓宽基础、强化实践、追求创新、引领未来”的培养理念,实行书院制、导师制,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历史使命感,培养学生对大气科学的浓厚学术志趣,培育新时代跨学科深度融合的大气科学拔尖人才。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人类社会重大挑战,强化学生使命驱动,聚焦全球气候变化、“双碳”战略实施、气象防灾减灾等国家重大需求,构建本硕博一体化贯通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大书院+微书院”管理模式;专业课程实行小班化授课,配备学院最优师资。适应智能时代需求,构建“‘1门人工智能通识课+3门领域拓展课+N个实践项目’”“AI+气象”课程体系,提升智能气象领域核心竞争力。统筹推进“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牵头组织大气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101计划”,举办首届大气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论坛。开展基于一流学科多资源支撑的国际化培养,聘请国内外大师担任导师。深入开展国内“红色科考”和国际科考与科研训练。积极落实“访企拓岗”行动,先后与20多家地方行业部门单位共建学生实习实践基地。

 

四、培养特色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拔尖基地为学生推免以及后续的校内直博提供最优秀的导师资源和科研平台资源。为支持拔尖学生尽早进入课题组,所有承担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的课题组为拔尖学生开放,优先安排拔尖学生直接接受国内外大师/名师指导,并担任拔尖学生未来深造阶段的导师。为到国际顶尖大学深造学生提供信息资源,通过国外优质校友资源为这类拔尖学生提供各类支持。对拔尖学生参加南京大学认可的与本专业相关的境内外交流项目、高水平长、短期交换学习项目(含国际化实习),科研训练项目及国际学术会议以及大气科学学院推荐的国内外科研训练项目及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予以一定的经费资助。对于在科研探索和创新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本基地拔尖学生,学院给予拔尖学生相应的经费支持,专门用于支持其开展学习、实践、科研和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活动。学院优先推荐拔尖计划学生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各类科考和实践活动,以及各类学术交流活动。

  对拔尖学生实施三阶梯基础科研训练,大一和大二阶段是科研初体验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对科学问题的认识和对学术规范的了解,大三进入科学训练的中级阶段,主要训练学生针对科学问题如何初步探索和解决,大四是科研训练提升及本研衔接阶段,培养学生对解决高深问题的执着追求精神和自主探索科研问题的能力。给每个阶段的拔尖同学配备导学导师、拔尖导师、科研导师,形成多导师助力、国际大师深度参与的三阶梯式科研训练体系。

  学院三大科研平台(“中尺度灾害性天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南京大学气候预测研究联合实验室”、“大气与地球系统科学(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和“江苏南京长三角大气过程与环境变化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联合“南京大学气候与全球变化研究院”、“江苏省气候变化协同创新中心”、“季风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研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优质科研平台资源,全力支撑拔尖学生开展科研训练。学生可以进入实验室进行早期科研训练,由国内外顶尖科学家直接指导,通过国内和国际协同的科教融合,引导学生接触大气科学国际前沿问题,树立追求卓越的浓厚意识。

 

五、未来发展方向

  大气科学学院本科人才培养立足于培养大气科学领域的拔尖领军人才,本科生去向呈现高就业率、高深造率的特点。近年来,本科生深造率高达70%。大批毕业生在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哈佛大学、牛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国内外著名学府或研究机构深造。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高。人才培养的优异成绩,获得国内外同行高度认可和赞赏。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易单招

微信账号:danzhaobang 复制

易单招合作热线

15996434567

周一至周日:9:00-21:00

2013-2025 易单招,All Rights Reserved.|苏ICP备18060098号-16 | 苏公网安备 50019002502480号

公司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广月路3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