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强基计划究竟有何意义?它具有哪些独特的优势和不足?今日,易单招网小编特别为2026届及低年级的学子们精心整理了有关强基计划的详尽内容,助力大家提前进行全面了解。
强基与统招不冲突,多一次名校录取机会
相信关注孩子未来升学的家长,已经不再将眼光局限在高考统招上,高考不是“独木桥”,需要意识到多元规划的重要性。
不仅是高考统招分为提前批和普通批,在整个高中升学路径上,还有强基计划、综合评价、清北少年班项目、中科大少年班、高校专项、保送生等等招生方式,选拔具有不同特长的考生。
而这些招生方式大多数都与高考统招不冲突,可以兼报。了解政策、做好规划,可能帮孩子争取到多次被985录取的机会。
强基计划从报考到录取,都在高考统招志愿录取前进行,如果尝试报考强基计划没有被录取,高考统招志愿就是备选,两者完全不冲突。因此也是给了考生多一次“高考”的机会。
院校均为985,可以作为“冲高”的尝试
在高考志愿选择时,大家遵循的原则都是“稳-冲-保”,将几个志愿拉开梯度,前几个志愿一般作为冲高的院校。
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就可以将强基计划作为“冲高试一试”的选择,毕竟强基招生院校的层次都是985重点大学。
同时,根据今年的入围分数来看,强基存在分数断档的现象,如果处于特招线/一本线边缘或更高分数段的考生,可大胆尝试跨层次报考强基计划。即便未入围,也不影响后续批次录取;若成功入围,则可能实现低分高录的突破性机会。
强基分数优势,实质上的降分录取
强基不仅是统招以外的一次录取机会,而且有降分优势,很多考生和家长对这个降分存在疑惑,这里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
强基计划的成绩计算公式为85%高考成绩+15%的校测成绩,一般能拉开差距的往往在校测。
而想要参加校测,必须要经过入围关!入围模式包含两种:清北普通模式和高考出分前校测。清北模式的院校是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照从高到低排序后选拔入围。高考出分前校测的院校是报名审核通过即可入围校测初试。
入围分数线一般为高考分数线,而录取线则是根据校测(笔试、面试)成绩结合院校的破格、加权政策来计算,每个院校不同,因此录取线不具有普遍的参考意义。
我们通过对比历年高校强基入围分数线和统招线了解到,入围分数线基本低于统招线,且分差明显,集中在10-25分左右。这意味着,通过高考统招你的分数没有机会上岸,如果报考强基计划就有机会入围校测,在校测中好好表现,就有被录取的可能。
而高考出分前校测院校不以高考分数选拔来确定入围名单,校测成绩表现突出也可以争取降分录取的机会。
不断优化招生专业,专业发展前景好
强基计划是国家招生选拔的重大战略,招生专业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以及古文字、历史、哲学等学科领域。
国家、社会、高校层面都非常重视相关人才的培养,2025年强基计划招生专业迎来新突破,在以往小范围调整的基础上,今年实现大跨步!招生专业或培养方向中出现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热门领域,还有药学、储能科学与工程等专业首次加入。
如:北理新增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机器人方向;中山大学新增药学(生物医药)专业;天津大学新增合成生物学和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等。
本硕博连续培养,考生不容错过
“强基计划”既是招生改革试点,也是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基于基础学科的人才培养规律,探索本研衔接的长周期人才培养模式,是“强基计划”的鲜明特征。
很多有读研读博深造计划的考生,会考虑报考强基计划,虽然强基转段有考核要求,从我们收集到的高校2024和2025届强基转段情况来看,转段率是比较高的,基本在80%以上。2026届研究生复旦大学转段名单在前不久公布,转段率达到84.3%
报考强基可以免去考研的竞争,且高校给强基人才培养配备一流师资,配备导师指导科创实践,助力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强基计划报考优势很多,但是也存在劣势需要提醒大家,以下是相关提醒内容,想要报考强基的考生和家长必须了解。
强基计划专业选择性有限
强基计划的招生专业整体偏向基础学科和与基础学科关联度高的专业以及新兴交叉学科。
这些专业需要学生的持续研究和培养深造,不是传统意义上家长和学生认为的热门专业。相比其它院校的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随着近些年招生专业的调整,也有了比较大的变化,未来专业的变化情况我们可以期待一下!
强基院校限报一所,要发挥自己优势
虽然进行强基招生的院校有39所,但是并非所有高校都在31省市进行招生,此外强基计划报考要求考生只能填报一所高校,所以院校选择上有一定限制。
为了抓住这一次选择的机会,考生和家长需要了解强基计划整体的招生政策,同时掌握各高校选拔的特点,结合自身情况,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争取更大的上岸机会。
备考要花费精力,建议尽早规划和准备
虽然强基计划在高考考试结束后进行校测,但是因为备考时间较短,尤其是高考出分前校测院校,基本是高考结束后1-2天左右就开考,所以备考还需要提前提上日程。
这里提醒高一高二学生和家长,高一高二有更多时间来打好基础。例如接触竞赛,如果拿到五大学科竞赛金银牌就可以破格入围强基校测,此外校测笔试和面试也有很大优势;以及院校的营期活动,活动经历及成绩对于清北强基招生有很大的助力。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易单招
微信账号:danzhaobang 复制
易单招合作热线
15996434567
周一至周日:9:00-21:00
2013-2025 易单招,All Rights Reserved.|苏ICP备18060098号-16 |
苏公网安备
50019002502480号
公司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广月路30-06号
报名咨询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