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公布了《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关于公布2025年度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及联合学士学位项目名单的通知》,批准中国政法大学设置与北京理工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北理联合培养数据法学实验班)”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与北京邮电大学“法学(北邮联合培养智慧法学实验班)”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以及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哲学”“法学+金融工程”“法学+翻译”等三个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
依托中国政法大学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以校际强强联合和资源优势整合的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重要举措,旨在全面履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人才培养改革创新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通过与两校“法工融合、文工交叉”的合作,推动校内复合型人才培养,培养法学与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交叉的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完善具有法大特色的“法学+”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用实际行动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
2025年1月4日、2月27日中国政法大学分别与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将充分发挥各自学科优势,开辟学科融合新路径,构建新文科与新工科建设新范式,共同培养既具有扎实法学理论功底和突出实践能力,又熟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堪当时代大任高素质人才,为服务国家战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法学(北邮联合培养智慧法学实验班)
法学(北邮联合培养智慧法学实验班)专业的学生由中国政法大学和北京邮电大学联合培养,招生计划30人。学生本科阶段在法学院学习,学制四年,其中第三学年集中到北京邮电大学学习。符合两校学位授予标准的,授予联合学士学位。本科阶段综合考核排名前15名的学生,将获得中国政法大学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通过中国政法大学推免生接收选拔后,攻读法学院相关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北理联合培养数据法学实验班)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北理联合培养数据法学实验班)专业的学生由中国政法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联合培养,招生计划30人。学生本科阶段在法治信息管理学院学习,学制四年,其中第二学年集中到北京理工大学学习。符合两校学位授予标准的,授予联合学士学位。本科阶段综合考核排名前15名的学生,将获得中国政法大学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通过中国政法大学推免生接收选拔后,攻读数据法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
“法学+”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
此次获批的“法学+哲学”“法学+金融工程”“法学+翻译”等三个校内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是学校跨学院、跨学科专业创新交叉人才培养,培育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法学(哲学双学士学位项目)招生计划25人,在人文学院培养;法学(金融工程双学士学位项目)招生计划40人,在商学院培养;法学(翻译双学士学位项目)招生计划40人,在外国语学院培养。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的学生符合学校学位授予有关规定的,可以获得两个学士学位证书,且都具有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据了解,早在2021年,中国政法大学便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开展涉外法治人才联合培养,这是北京市批准的第一批跨校联合培养项目,成为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示范和标杆。法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培养涉外法治人才)专业的学生由中国政法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联合培养,每年招生15人。学生本科阶段在国际法学院学习,学制四年,其中第二学年集中到北京外国语大学学习。符合两校学位授予标准的,授予联合学士学位。本专业学生经考核合格的,均可获得中国政法大学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通过中国政法大学推免生接收选拔后,攻读国际法学(涉外法治方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两年。
此次获批“法学+哲学”“法学+金融工程”“法学+翻译”等三个校内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是继2024年获批“法学+经济学”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后再次获批此类项目,这四个“法学+”项目各具特色,将进一步丰富中国政法大学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本次获批的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将于2025年开始招生。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易单招
微信账号:danzhaobang 复制
易单招合作热线
15996434567
周一至周日:9:00-21:00
2013-2025 易单招,All Rights Reserved.|苏ICP备18060098号-16 |
苏公网安备
50019002502480号
公司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广月路30-06号
报名咨询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