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单招欢迎您!

易单招

  • 学校
  • 文章
  • 专业
  • 专题

关注微信

联系电话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
高三最后冲刺如何克服“瓦伦达效应
高考复习     更新时间:2025-05-08 浏览量:5 次

随着2025年高考的临近,很多同学在最后冲刺复习和模拟演练中出现这样一些问题,比如考前可能过度担心成绩好坏,在日常复习中如遇到一些困难、失败,甚至包括一些生活烦事不顺,总是把它与高考结果挂勾,认为高考的天要塌了,导致情绪泛滥,复习节奏失衡,患得患失,遇事敏感,与人关系紧张,甚至出现焦虑、失眠等。又如考前总是问自己,“我一定不能考砸,如果失败了怎么办”等。这就是“瓦伦达效应”的典型表现。

瓦伦达效应是源于美国钢索表演艺术家瓦伦达的一次表演。他在一次重要演出中,因心理压力过大,过度担忧事情的结果,总是患得患失,导致发挥失常,动作失误,从高空坠亡。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命名为“瓦伦达效应”。简单来说,瓦伦达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做事情时,太过于看重结果,而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进而导致表现不佳甚至失败。瓦伦达效应其实质就是过度关注结果,情绪化过程。其危害是催生出焦虑,甚至恐惧,难以集中注意力在当前的行动或任务本身,学习的流畅性受到干扰,细节出现疏忽,导致表现不如人意,甚至带来毁灭性的后果。

 

如何克服?

一、要坚定信念。

任何成功都是在曲折性中前进,出现这个问题只不过是拼搏高考的一个槛。要坚信高考奋斗路上的风风雨雨是对自己最好的磨炼,每一次磨炼都为成功铺就一块基石,一帆风顺固然人之所往,暂时的困难未必就是深渊。

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气概和斗志,经历风雨的高考才是真实的人生。

 

二、辩证地看待结果。

一要把握好“火侯”,凡事要适度。所谓“过犹不及,物极必反”,过度的关注事情的结果,就会导致产生不断地压力,变得紧张不安,就越难以达到最佳状态。二要一分为看待来看待成功与失败,事物都有两面性,失败在某些方面也会成为我们成长前进的动力,不一定是坏事。我们应该以平常心看待结果,不要把它过分放大,看待结果要务实,在最后冲刺中一口吃个胖子或期望不切实际的结果往往导致空想。

 

三、接受不完美,用成长型思维思考。

不是每张试卷都要满分,把备考实力正常发挥就是成功。高考结果无法100%掌控,但每一天的复习质量可以掌控。允许自己偶尔犯错或状态波动,不因小失误否定整体努力。

用“成长型思维”替代“结果焦虑”,把每次模拟考视为“发现漏洞的机会”而非“最终审判”。遇到问题时,提醒自己,这题暴露了我的薄弱点,解决它就是在进步。

 

四、专注当下,注重过程。

1、紧跟节奏,全力以赴。当前在干什么?三轮复习一集中模拟演练,不要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纠结一、二轮没复习好,纠结后面是综合演练了但很多问题没解决,是不是补基础,补差科等,患得患失,甚至疑神疑鬼,导致该做的没做好。正确做法是积极演练,积累实战经验,查找问题,以题带点,以题带面,查漏补缺,回归基础,回归思维,回归本质。

2、关注过程,向细节要分。备考过程分很多环节,要把每个环节做细。明确有哪些环节,分哪些方面,有哪些要求,应对措施、方法是什么,注意什么问题等。通过每天考测→讲评→反思→修正,争取争取每天每科每个细节得一分。建议每天要列清单,于忙碌中梳理得失。

3、增强抗干扰能力。专注本身就是一种能力,投入前不要总想着成功还是失败,不要总想自己行不行,不要介意别人怎么看,甚至嘲讽和冷眼,摈除内心杂念过多,理性完成自己该做的事情。相比结果,更应该关注为结果铺路的过程。

“瓦伦达效应”的反面是“专注红利”。当你不再纠结“考不好怎么办”,而是每天问自己“今天如何比昨天进步一点”,那些曾让你分心的压力,反而会转化为脚踏实地的行动力。高考终会结束,但你在高压下培养的专注力与抗挫力,将成为未来更宝贵的财富。最后冲刺,愿你像匠人打磨作品一样对待每一天一一不问成败,只求极致。

微信识别二维码 关注官方公众号

易单招

微信账号:danzhaobang 复制

易单招合作热线

15996434567

周一至周日:9:00-21:00

2013-2025 易单招,All Rights Reserved.|苏ICP备18060098号-16 | 苏公网安备 50019002502480号

公司地址:南京市栖霞区栖霞街道广月路30-06号